叶面补铁对石灰性土壤养分和蔬菜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氧化还原反应多种生理过程,特别是在缺铁环境中,喷施铁肥对植物生长效果更为明显。目前关于铁肥对果树缺铁黄化的研究较多,但由于蔬菜不会表现出缺铁症状,人们往往忽视蔬菜对铁营养的需求,因此,增施铁肥对提高蔬菜生长及产量的研究甚少。另外,土壤—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增施铁营养后植物生长生理发生变化,根系代谢变化带来的根际分泌物变化可能会造成根际微生物群落发生相应的改变,植物生长速度的变化会改变对养分的需求,从而改变土壤的养分水平,这一切与植物的生长紧密联系。因此,为了探究其中的关联,本试验首先通过室内盆栽实验和室外自然条件两种方法,分别以小白菜和莴笋两种蔬菜作为实验材料,在石灰岩发育而来的碱性土壤上进行试验,研究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后,两种蔬菜的生长指标(地上部、地下部产量)、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土壤速效养分及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其次,通过水培试验进一步研究喷施不同铁肥后,分析不同处理之间小白菜根系活力、根系形态及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最后综合整个实验结果,从不同角度解释喷施铁肥促进蔬菜生长的内在机制,以期为蔬菜在土壤碱性缺铁条件下的生长限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白菜室内盆栽实验研究表明,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后,小白菜生物量出现显著差异,其中喷施0.05%硫酸亚铁溶液(Y0)处理小白菜生物量最低(20.24g),喷施不同浓度有机铁肥均能够促进小白菜生物量的增加,其中0.02%有机铁肥溶液(Y4)处理的生物量最高(37.24g)。与对照相比,不同铁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Y4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为42.90 SPAD。不同铁肥处理对小白菜叶片的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不同影响,其中Y0处理的小白菜叶片三种抗氧化酶活性最高,分别为SOD(26.00 units·g-1 FW)、POD(2461.33 units·min-1·g-1 FW)和CAT(4.78 mg H2O2·min-1·g-1FW)。不同铁肥处理下小白菜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不同,可以反映小白菜所受损伤程度,其中Y0处理的小白菜叶片MDA含量最高,为21.40 nmol·g-1 FW,Y4处理最低,为15.24nmol·g-1 FW。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不同,Y0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最高,分别为碱解氮(111.24 mg/kg)、有效磷(26.87 mg/kg)和速效钾(181.67 mg/kg),而Y4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最低,分别为95.84 mg/kg、21.60 mg/kg和157.89 mg/kg。不同铁肥处理对小白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Y4处理中总PLFA含量最高(10.14 nmol/g),同样地,Y4处理中各类脂肪酸、各类微生物含量也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1和Y2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Y0、Y3和Y4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但它们之间相距较远,说明喷施不同铁肥处理下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白菜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2)莴笋田间实验研究表明,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后,莴笋生物量出现显著差异,其中Y0处理莴笋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最低,分别为558.33g和23.60g,喷施不同浓度有机铁肥均能够促进莴笋地上(下)部生物量的增加,其中Y4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最高(723.75g),Y3处理的地下部生物量最高(39.85g)。不同浓度有机铁肥处理均增加了莴笋叶片叶绿素含量,Y4处理最高(29.17 SPAD)。不同铁肥处理对莴笋叶片的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不同影响,其中Y0处理的莴笋叶片三种抗氧化酶活性最高,分别为SOD(79.80 units·g-1 FW)、POD(640.46 units·min-1·g-1 FW)和CAT(3.60 mg H2O2·min-1·g-1 FW)。不同铁肥处理下莴笋叶片的丙二醛含量不同,其中Y0处理的莴笋叶片MDA含量最高,为18.27 nmol·g-1 FW,Y4处理最低,为9.63 nmol·g-1 FW。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不同,Y4处理土壤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低,分别为60.85 mg/kg和115.15 mg/kg,Y2处理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最低,为92.06 mg/kg。不同铁肥处理对莴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Y4处理总PLFA含量最高,为14.28 nmol/g,同样地,Y4处理中各类磷脂脂肪酸含量、微生物含量也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1和Y2相距较近,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而其余处理之间均相隔较远,说明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莴笋地上部生物量与叶绿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地下部生物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MDA和有效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同样地,莴笋地下部生物量与叶绿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SOD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3)小白菜水培实验研究表明,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后,小白菜生物量出现显著差异,其中Y0处理小白菜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最低,分别为7.26 g和0.95 g,喷施不同浓度有机铁肥均能够促进小白菜地上(下)部生物量的增加,其中Y4处理的地上部生物量最高(31.6 g),Y3处理的地下部生物量最高(3.3 g)。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但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Y1处理含量最高(50.18 SPAD)。不同铁肥处理对小白菜叶片的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产生不同影响,其中Y2处理的SOD和POD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66.33 units·g-1 FW和1979.99 units·min-1·g-1 FW,但CAT酶活性最低,为3.81 mg H2O2·min-1·g-1 FW。不同铁肥处理之间小白菜丙二醛含量有差异,其中Y0处理的小白菜叶片MDA含量最高,为18.14 nmol·g-1 FW,不同有机铁肥之间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Y4处理含量最低,为14.67 nmol·g-1 FW。(4)研究喷施铁肥处理与小白菜根系发育之间的关系发现,叶面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对小白菜的根系具有影响,与对照相比,Y0处理下小白菜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中总根长、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小值,分别为120.52 cm、0.58 cm~3和0.62 mm,不同有机铁肥处理小白菜各项根系形态指标随浓度降低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Y4处理的总根长(204.98 cm)、总根表面积(16.12 cm~2)、平均直径(1.24 mm)、总根体积(1.80 cm~3)均为最大值,显著促进根系生长。不同处理下小白菜根系活力不同,与对照相比,Y0处理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为438.86μg·g-1·h,相反,Y4处理根系活力显著增加,为1163.6μg·g-1·h)。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白菜地上部生物量与地下部生物量和总根表面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系活力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样地,小白菜地下部生物量仅与总根体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5)通过GC-MS进一步探究不同铁肥处理对小白菜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铁肥处理后,小白菜的根系分泌物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造成根系形态指标和小白菜生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处理下根系分泌物的GC-MS TIC图之间峰的数量和形状有所差异,最终定性检测出290个化合物,由PCA和OPLS-DA分析可知,所有样本全部处于95%置信区间内,且处理之间相差一定距离,表明不同处理之间根系分泌物具有显著差异。根据前面几个实验的结果,最终选择了Y0和Y4两个最为明显的处理,分别比较它们与CK处理之间的差异代谢物。Y0和CK处理之间共有12种差异代谢物,同样地,Y4和CK处理之间共有27种差异代谢物。(6)缺铁条件下,喷施不同铁肥对叶类蔬菜的产量具有不同影响,0.05%硫酸亚铁显著降低产量,不同浓度有机铁肥均能提高产量,其中0.02%有机铁肥增产效果最佳。缺铁条件下,喷施铁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另外,0.05%硫酸亚铁处理增加了丙二醛含量,对植物造成更大的损伤,相反,有机铁肥可以减缓缺铁所带来的胁迫,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然而,喷施铁肥对小白菜和莴笋的土壤速效养分和根际微生物影响具有差异,小白菜实验土壤速效养分变化较明显,有机铁肥处理后土壤的不同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有所减少,硫酸亚铁处理后反而增加,莴笋实验土壤养分变化无明显规律。同样,根际土壤微生物含量变化不一致,莴笋根际微生物在不同处理下呈增加趋势,而小白菜根际微生物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根据荚膜抗原的特异性,可将其分为A、B、D、E和F这5个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牛群中主要引起牛肺炎,与其他病原菌共感染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实验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调节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作为天然香料和药物的来源已被广泛利用。托品烷类生物碱又称莨菪烷类生物碱(TAs),是一类主要提取自茄科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在茄科植物中发现的TAs以其影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抗胆碱能力和抗痉挛特性而有名。在茄科植物中,TAs生物合成发生在根部,生物碱被运输到地上部位进行储存。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T
山地村落所处的环境与平原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山地村落环境表现出地形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脆弱、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特点,使得山地村落在景观格局、景观空间和景观要素上表现出与平原村落截然不同的地域特征,这是山地村落特有的魅力与发展资源。“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政策相继提出也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景观的地域差异,营造可识别的乡村景观环境。但是,在城镇化的冲击下,许多山地村落在建设更新过程中忽视了对山地村落
自然界中的动物存在取食、育雏、求偶、迁徙、交配和泌丝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神经调节中,突触传递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信号传递方式。神经递质在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角色。甘氨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需氨基酸,除了具有参与蛋白质代谢的基本功能外,其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还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在甘氨酸能神经传递过程中,主要由甘氨酸转运蛋白负责调控胞外甘氨酸的浓度。迄今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三位。依据我国近年来的胃癌死亡流行病学分析可知,胃癌在所有癌症中的死亡占比有所下调,且胃癌的死亡病例趋于年轻化。胃癌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此外,遗传、年龄、环境、饮食及吸烟饮酒等因素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胃癌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近年来,虽
动态DNA结构能够响应环境刺激并对其构象进行重新配置,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纳米器件的研究中,如构建分子机器、生物传感器和分子逻辑门等。利用碱基堆积力驱动DNA结构的运动是构建动态DNA结构的新思路,但目前基于碱基堆积力驱动的动态DNA结构的研究数目较为有限。我们利用Holliday交叉结结构设计了一种碱基堆积力驱动的DNA分子器件,通过使单链DNA分子作为输入(input)与结构边缘区域链杂交,触发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属(Brassica)甘蓝种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肿病是一种由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引发的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对所有十字花科植物都有威胁。目前我国甘蓝的根肿病发病面积迅速增加,田间一旦发生根肿病,土壤就会长期携带病菌,严重威胁十字花科蔬菜的可持续安全生产。目前,选育抗根肿病甘蓝品种是有效
自半世纪前氨基膦酸结构的生物活性及其生物体内的存在被发现以来,对这类化合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磷化学的一个独特分支。作为天然氨基酸的类似物,尤以α-氨基膦酸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相关生物活性研究已经扩展到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寄生虫、抗氧化乃至于降糖、降血脂领域,显示了α-氨基膦酸酯及其衍生物作为优势结构具有广泛探索空间。受多靶点药物研发理念的启发,结合本实验
动作捕获是可穿戴计算、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的基础研究之一,是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的交叉性领域,且在体育训练、医疗健康、影视制作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光学式、电磁式、机械式等动作捕获技术相比,惯性动作捕获具有不受光照影响、不受场地约束、佩戴方便等优势,现已成为企业与学者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然而惯性动作捕获中传感器易受噪声干扰、精度不高,加速度估计位移有累计误差,商业化捕获系统存在设备价格昂贵、不开源等
桃果实采后病害发生严重,腐烂率高达5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由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褐腐病是桃果实采后的重要侵染病害。目前桃褐腐病的控制主要依赖化学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不仅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还有环境污染和药剂残留等问题。生物防治因其高效安全、无毒无残留等特点在病害控制的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拮抗菌被认为是生物防治中非常有前途的可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