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变属性薄壁管件吸能特性及轴向压溃理论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壁结构因其较高的材料利用率、较强的能量吸收能力而逐渐被作为吸能结构件运用到各种运载工具上。在日益严苛的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下,如何在不降低薄壁结构耐撞性的同时降低其重量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传统的单一材料单一厚度的简单均匀薄壁结构在面对汽车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加载工况时,并不能将材料利用率发挥到最大,也就不能展现出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多种材料拼焊而成的、材料和壁厚均发生轴向变化的双重变属性混合材料薄壁圆管,深入研究了其准静态压溃下的耐撞特性并对已有的简单均匀薄壁圆管的压溃力理论预测方法进行拓展,延伸出变厚度、变材料薄壁圆管平均压溃力预测公式,力求为汽车选用性能更优的吸能结构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两例6061铝合金材料薄壁圆管和一例Q235钢材料三角形横截面管的准静态轴向压溃实验,建立了薄壁圆管在准静态轴向压溃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首先对仿真所用压溃速度进行了选取,5m/s的仿真压溃速度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仿真计算时间保障仿真精度还能将两种不同的实验速度进行统一。对焊缝不同的建模方式也进行了讨论,通过对比发现以共节点的方式模拟焊缝更为高效。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两种材料模型和建模方式的准确性。(2)基于实验验证后的6061铝合金材料模型,根据6061铝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具有的不同屈服强度的特性,通过改变材料的屈服强度得到的6061铝在T42热处理状态下和退火状态下的材料参数,并以此建立了轴向变厚度变材料的双变属性铝材薄壁管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分析了双变属性铝材管在准静态轴向压溃下的耐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双重变属性铝材薄壁管相较于高强度铝材简单均匀管可显著降低初始峰值压溃力65.4%,相较于等质量的铝材简单均匀管可提高比能量吸收4.4%。(3)运用经过实验验证后的Q235钢材料有限元模型,联合6061铝,建立了由Q235钢和6061铝混合制成的变厚度钢铝混合管仿真模型。研究了钢铝材料在整管中长度占比的不同以及壁厚差异对变厚度钢铝混合管变形模式和耐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铝材料部分壁厚差异会影响钢铝混合管钢材部分的变形,而且相较于单一变属性钢铝混合管,双变属性钢铝混合管更容易发生圆环变形模式;变厚度钢铝混合管的初始峰值压溃力基本不受钢材部分壁厚和长度的影响,且维持在较低水平;变厚度钢铝混合管对压溃力效率的提高较为突出,相较于铝材部分对应的铝材简单均匀管可提高239.3%,相较于钢材部分对应的钢材简单均匀管可提高295.7%。(4)根据现有的简单均匀薄壁圆管发生圆环变形模式的理论轴向压溃变形模型和平均压溃力计算公式,探究了发生圆环变形的双重变属性管在轴向压溃工况下的理论平均压溃力预测公式,并分别给出了均匀分段和非均匀分段双重变属性薄壁圆管的平均压溃力预测公式。通过仿真结果对理论计算结果验证发现,双重变属性管的平均压溃力预测公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比值基本在1值上下浮动,其中与1差值最大不超过0.09,最低可达0.01。本研究通过对双变属性铝材管和变厚度钢铝混合两种双重变属性管的仿真研究,给出了双重变属性管平均压溃力预测公式,可为汽车选用双重变属性吸能结构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拓扑优化方法在减轻设计件质量同时保证优化后部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拓扑优化输出结果一般为点云或面片形式,无法直接进行后续的制造与尺寸优化等处理,需对其进行重构获取参数化几何模型。对拓扑优化结果等复杂模型的参数化重构建立在几何分割基础上,其本质为对三维及二维几何的分割拟合。传统分割方式对人工参与度与时间复杂度的需求巨大,且不同设计师分割结果没有一定规范性,不能保证重构模型的质量。深度学习方法具有实
学位
近些年来,商用车市场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外部环境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扩张,人们对商用车的产品性能要求也与日俱增。商用车在执行物流运输和工程作业时,具有驾驶环境差、工作时间长等特点,持续的恶劣振动往往会影响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健康,埋下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驾驶室悬置系统作为联结车架和驾驶室的部件,可以有效衰减驾驶室受到的振动冲击,提升驾驶员的乘坐舒适度,保障整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因此,本文将基于悬置厂商生产的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作为车载动力源是最具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之一,但耐久性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针对耐久性这一关键问题,部分研究通过新材料、新结构的开发与设计来达到提升PEMFC寿命的目的,此外,通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这一预防性维护技术,保障系统
学位
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信号交叉口由于存在多个交通流的交错与合并,是整个交通系统中拥堵与事故多发地带。因此,解决无信号交叉口的多车协同优化问题,是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无信号交叉口为背景,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研究对象,以保障行车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为目标,重点研究智能网联汽车在与非网联汽车混行状态下的协同控制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传统交叉口车辆安全边界模型场景适应性不足的问
学位
在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台架试验具有灵活度高,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等优点,适合对前期匹配设计的动力总成进行性能验证。通过台架试验能够对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做出准确的评估,有效降低前期的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在进行台架试验时,测试系统能够对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进行精确模拟是保证动力总成测试结果准确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电动巴哈赛车的动力总成测试为依托,对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测试系统的设计和负载
学位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铝/钢异种材料的连接得到广泛研究,磁脉冲焊接作为一种高速冲击连接工艺是解决异种金属连接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磁脉冲焊接的基础上,以铝制传动轴磁脉冲焊接工艺为研究对象,建立铝/钢磁脉冲连接界面形成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工艺设计与工艺参数等对铝/钢接头连接界面波形的影响规律;得到铝制传动轴磁脉冲焊接工艺的工艺设计优化参数。平行搭接工艺下各区域的速度变化不大,界面波形不
学位
滚动轴承作为高速转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役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传动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角接触球轴承,建立了混合弹流润滑高速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此开展了不同载荷、转速和结构参数下轴承动态特性和摩擦力矩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结合弹流润滑理论和动力学分析理论,建立了混合弹流润滑高速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可获取球轴承载荷分布、钢球运动参数和保持架质心轨迹,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准确性
学位
焊渣是车身侧围点焊过程中极难避免的焊接缺陷,飞溅区域广、随机性大,既影响车身美观性,同时易产生局部硬化及腐蚀。采用机器人技术实现车身焊渣磨抛自动化较传统手工磨抛具有显著优势,但前提在于准确识别体积较小的无规则焊渣,并从复杂背景中精准分割其轮廓。本文基于语义分割神经网络和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开展了车身点焊焊渣精确检测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模拟焊渣随机分布的车门框几何特征,获取平滑区域、
学位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数量最多、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零部件,被称为“第一关键件”。当前,国内外叶片智能化磨抛加工技术发展呈现“99%+1%”现象。机器人加工叶身型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但技术实现推广应用的前提在于如何突破叶片前后缘高品质加工这“卡脖子的1%”。究其原因,薄壁叶片叶缘圆角半径渐变、曲面复杂、叶缘轮廓度和粗糙度要求高,机器人柔性磨抛难以精准控制加工余量,这一公开难题引起叶缘弦
学位
在海运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智能化、自动化已成为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用于集装箱转运的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是自动化集装箱港口(Automated Container Terminal,ACT)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ACT中,协同控制系统将集装箱转运任务和道路资源分配至AGV,同时路径规划根据分配内容规划路径。考虑大型AGV多载和重载性能虽然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