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恒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意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50964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恒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目前评论界在关注他时,研究最多的就是其“零度叙事”、“再现”生活的创作模式,“原生态”“日常生活”的内容书写等新写实风格。本文认为,在刘恒小说那些近乎自然主义的冰冷叙述中,不仅渗透着当代意识,还显现着强烈的哲学意识。他的目光始终凝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其作品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聚焦与凝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我国文化界、思想界影响深远,本文拟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刘恒其人和他的作品。本文的第一大部分试图从刘恒步入文坛时代的大环境和个人经历入手,分析存在主义对刘恒接受影响的可能。第二部分,借用存在主义提供的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从“地狱”般的生存境遇、悲剧人生、非理性的荒诞、自由与沉论、向死而思五个方面探究刘恒小说中存在主义主题。刘恒将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地狱”般的处境里,他们的人生充满了悲剧,面对无从把握的命运他们孤独、焦虑、虚无。这个荒诞的世界让芸芸众生灵魂扭曲、分裂着原本的自己,沉论于世,在困境面前论为懦夫。刘恒还为人物设置了一个个死亡的结局,而这正暗合了存在主义认为的死亡是孤独个体摆脱悲剧人生的一种选择。综合上文对刘恒及其小说精神内核和特质的剖析,本文认为刘恒小说里确实存在着浓厚的存在主义意识。但刘恒并对存在主义不是机械的吸收与模仿,他与存在主义哲学或观念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论文的第三部分,刘恒对存在主义的超越。人生存的本质意义到底究竟何在?人怎样才能超越自身的生存环境,走出绝望的深渊?刘恒将人类悲剧的根源归结为宿命的作祟,将悲剧命运归结为人类面对偶然因素而无法自控又无计可施的必然结果。刘恒虽然认同宿命,但他绝不苟同于宿命,他要超越宿命。刘恒以文学创作形式对人性本质——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作了有益的探索。结语:刘恒小说以人为思维中心,表现人的生存之重,勘探生存之道,表达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本文认为刘恒的思想中的明显烙有着存在主义的印记,作品内容上聚焦于人类生存这一人性终极意义问题,创作方法上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但他始终保有高度的文学自觉,坚持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现实主义,没有完全认同存在主义的哲学原理和美学思想。刘恒的小说不断地在生存的困境中突围,努力探寻生存的救赎和人类的进步。这充分表现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在实现人类精神追求方面的不懈努力。
其他文献
中铁大桥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力弘扬"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以"建立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企业目标、以"企业兴旺、员工富裕
以浙江省余杭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年与2008年2期TM影像,通过光谱直接比较法获取7种变化差异图像,并采用基于Kappa系数的双阈值搜寻算法和双窗口变步长阈值
玻璃的节能降耗一直是困扰着玻璃行业前进、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玻璃制造的平均热耗高达7000KJ/Kg,是玻璃理论能耗的3倍,比发达国家高10%以上;工
雷达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越来越成为一项耗费大量财力和时间的工作,雷达系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为系统的研究、设计和验证节省了大量的费用。随着雷达性能的不断提高,新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资本结构理论与样本企业的现实特点,对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特征和资本结构选择的制约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与实证分析,并
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上市公司的质量是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快速扩张,在企业融资、改制、产业结构优化调
在侵权法上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以人身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为前提,但假期时间浪费并不符合这一要件。因此,旅游者无法以侵权诉讼的形式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德国法对假期时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夫妻财产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离婚财产的分割不仅涉及到住房、汽车、存款等常见的财产形式,还涉及到股权等投资收益、按揭房屋、知识产权等新型
<正>在教学《日月潭》时,看到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我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几种事物,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点,然后发挥想象,每人各写3个比喻句
近年来,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入,乡村社会中原有的儒家伦理规范和信仰在与基督教传入的信仰模式的冲突中渐渐淡去。西方传教士带着西方所谓的文明与思想文化(主要表现为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