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世情小说里中上阶层母亲形象研究——以《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林兰香》《歧路灯》《红楼梦》为考察对象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n0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的各类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母亲形象的书写。笔者以母亲形象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范围界定为清前期这一历史时期世情小说里的中上阶层母亲形象。这类母亲形象身上阶级性和母性交织、社会身份和家庭角色共存,更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母亲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以图推进学术界对母亲形象的研究进程。  引言部分主要论述清前期世情小说里中上阶层母亲形象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在此基础上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主要是对母亲这一文学形象进行概述。首先,论述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对母亲在伦理道德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其次,对清之前古典文学中的母亲形象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  第二章从母权的角度,探讨此时期世情小说中母亲形象在家族中地位、权利的凸显。首先,以文本为依据,分析出小说里父权旁落的表现。其次按照母亲身份地位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大权在握的正妻母亲形象以及权柄微弱的妾妇母亲形象并对其分析。最后,还应看到,母权的大放异彩只是表面,父权的根深蒂固才是封建社会的根本。  第三章以母爱为视角,把母亲形象分为母爱凸显的母亲形象和母爱淡薄的母亲形象进行研究,探讨她们在文本中的不同表现。并深入分析由于时代、阶级身份等限制造成这种不同表现的原因。  第四章从母职中理家才能的角度出发,将母亲形象分为“才母”类型和“愚母”类型,分析她们的共性及个性表现。  第五章主要从文学意义、时代意义、社会意义三个方面阐发了清前期世情小说里的中上阶层母亲形象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在壮族民间流传着三种文字——古壮字、新壮文、汉字。古壮字是在汉字的直接影响下,借用汉字或汉字的偏旁以及模仿汉字的构造方法创造的一种方块壮字,其产生已有上千年历史
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研究相比,近代文学的研究历来显得比较薄弱。而对清末民初以来最大的文学社团——南社的研究,尤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来关于南社的研究虽然开始为人
家住重庆市的冯大妈,每天都乘轻轨2号线出行。近日她发现,在炎炎夏日,乘客间起争执的情况明显多了起来,似乎人人都成了“火药桶”。每次乘车,冯大妈都刻意避开车门口,“因为这个位置太容易吵架了。”前几天,她就亲眼看到两个中年人因为不小心挤了对方一下,双方都不谦让,最后竟然大打出手。  近日,重庆市的米先生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接到快递员的电话。米先生估算着很快就能到家,就让快递员在门口稍等一会儿。但由于塞车
今年6月中下旬,《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里面有一条规定,引得不少人关注。即:“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也就是说,以后年轻人想“啃老”,也得看父母点不点头。  关于这个话题,笔者进行了简单抽样调查,出人意料的是,有七八成老人称,情愿让孩子“啃”,并且表示在自己的帮衬下,看着子女一天天把日子过好,心里头踏实有盼头。对此,专家解释说:
学位
北京话的语音研究由来已久,这主要因为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前人的丰富成果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元音、辅音、声调,到音节、词语、句子,这无疑为我们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
在人类文化生活中,水是一个重要的原型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女子、道、生命是水意象的三个基本原型意义。三者在本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关系,通过“混沌”这一中介统一于水原型
常言说“童言无欺”。果真如此吗?调查发现,约有50%的孩子从三岁开始说谎。可是你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吗?当我们发现孩子撒谎时,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期刊
张思珍,旅美华人,美国莱思常春藤教育机构负责人之一。她与先生刘力明博士结合中美两国的教育之长来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使她们在高中毕业时都成功地被哈佛大学录取,并双双以高等荣誉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哈佛毕业。张思珍认为,家长需要发掘孩子的长处和兴趣,这是孩子成才的第一步,而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克服困难等“软能力”,则是孩子成功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发掘孩子的长处与兴趣  “我和先生将培养
在现代汉语复合词研究中,语义一直是语言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传统的词义研究只关注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而忽略对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的考察。但是,语法结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语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