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利用的高校校园景观营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雨水是一种轻度污染的天然水资源。高校校园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人群密集,建筑量大,需水量大,并且用水种类多样,把雨水利用与高校校园的景观营造结合起来是解决校园景观用水循环的有效途径。  本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雨水利用的文献,掌握了通过雨水利用进行景观营造的相关概念、理论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高校校园雨水利用的现状和不足,并分析了一些校园雨水利用的优秀案例,将高校校园的雨水利用与景观营造结合起来研究具有示范与探索性质。  通过对郑州市地理位置、气候气象条件定位以及城区雨水利用的潜力进行估算,分析了郑州市雨水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郑州市区年集雨量可达到0.996亿m3。这为郑州市高校校园雨水利用提供背景支持。  高校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理念和规范的管理会在雨水利用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以郑州市高校校园为对象,在郑州市区的不同方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共12所高校,通过对所选高校校园内的建筑屋面、道路材料与形式、绿地高程、水景样式以及雨水管网设施的统计与调查,可以看出郑州市高校建设对雨水的利用意识不强,校园内基本没有完整的雨水利用系统,造成校园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  根据郑州市高校校园基于雨水利用进行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与影响因素,提出了3种雨水收集的模式,通过对比提出了最适用的雨水利用方案,并分别对屋面、道路、绿地以及水景等几个雨水收集的主要方面进行景观营造途径的探讨,最后以河南农业大学文化路校区为例,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雨水利用景观营造的综合流程,并对高校校园雨水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了估测。  最后,本文通过对郑州市雨水资源的估算,对雨水资源量化,通过对高校校园的雨水利用进行景观设计研究,为其他区域的雨水利用提供一个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传统能源储量不足且大量的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化,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发展太阳
攀达穹顶不同于传统的结构体系,是综合运用了结构力学、机构运动学和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采用了全新施工方法的新型结构体系。它是传统概念中的“结构”与机械中的“
经济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彻底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地域概念。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建筑在相同的目标和手段的支配下变得越来越相似。因此,人们失去了地域场所所赋予的场所感和认同感
当今创意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结构发展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在上海等发展迅速的城市,创意产业的入驻引发了大批产业类历史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高。尤其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热工能耗成了能源浪费的主要因素,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筑界开始全面理性地
陵园,是逝者安息的家园。早在1909年就已经有了中国人自己建设和管理的现代陵园,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状况,建设的大众陵园还很少,从陵园形象上看也偏向于西方陵园的风格。
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人类主要的公共生活空间,目前正在经历着城市公园多元化、规模化的建设时期,“重建设轻效果,重表面轻实质”的
学位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发展是城市聚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地下空间开发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但是在地下公共空间中人们辨别方位较困难,容易失去方向感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性建筑文化危机。在建筑地域性实践中,出现诸如传统的复兴、立面的拼贴和符号的借用等肤浅手段,缺乏了对地域环境,文化和技术等深层次因素的思考和挖掘,产生了许
传统的城市安全研究主要是基于还原论的思想,用分解的、简化的方式看待城市的安全问题。各个学科领域不同侧重的研究没有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下,具体采取的城市安全对策很容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