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微粒的制备及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er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基Pickering乳液由于其成本低、可降解、绿色环保等特点,近些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淀粉颗粒作为稳定剂应用于Pickering乳液主要是通过疏水改性和降低颗粒粒径两种方式实现的,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酯化和酸水解是常用的疏水改性和减小颗粒粒径的方法,因此本文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酸水解后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影响,将为扩大淀粉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辛烯基琥珀酸玉米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corn starch,OSACS)进行不同时间(1 d、2 d、3 d、4 d、5 d)的盐酸水解处理,并将所得样品制成Pickering乳液,研究OSACS经盐酸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其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OSACS经盐酸(1 mol/L)水解处理5 d后,淀粉颗粒被严重侵蚀,大部分破碎成更小的颗粒,颗粒平均粒径由18.09μm降至6.22μm;与原玉米淀粉相比OSACS的红外图谱在波数1750 cm-1和1574 cm-1附近均出现新的吸收峰,表明淀粉中的羟基被OSA的酯羰基和羧基取代,且随着酸解时间的延长峰强度逐渐降低;玉米淀粉经OSA酯化后糊化温度降低,热降解温度降低,说明OSA基团的引入使淀粉结构变得松散,使得热稳定性降低,盐酸溶液处理后的样品糊化温度继续降低,热转变温度范围变宽;盐酸溶液水解处理后淀粉颗粒的结晶度升高。将OSACS以及盐酸溶液水解处理后的样品制成Pickering乳液,研究发现取代度为0.0203的OSACS颗粒稳定的乳液液滴尺寸较小且均匀致密,盐酸酸水解样品制成的乳液液滴变大且不均匀;取代度为0.0203的OSACS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能够制备出较为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乳液的流变学特性表明,OSACS经盐酸溶液水解处理前后所制成的Pickering乳液均呈现剪切稀化现象,取代度为0.0203的OSACS具有耐高速剪切的特性,而且具有形成粘弹性凝胶的性质。结果分析发现,在微米级粒径的变化并未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而OSA基团在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对OSACS进行不同时间(1 d、2 d、3 d、4 d、5 d)的硫酸水解处理,并将所得样品制成Pickering乳液,研究OSACS经硫酸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其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硫酸溶液(3.16 mol/L)水解处理OSACS的过程中,随着硫酸溶液水解处理时间的增加,OSACS的取代度由0.0203迅速降低直至检测不出;在酸水解初期(1~2 d),虽然表面被严重侵蚀,但颗粒结构依然保持,在经过硫酸水解5 d后,淀粉颗粒由18.09μm破碎至214.90 nm颗粒;随着酸水解时间的延长淀粉颗粒上的酯化基团不断被水解;OSACS经硫酸溶液处理后,焓值升高,淀粉颗粒的结晶度不断升高。将OSACS以及硫酸溶液水解处理后的样品制成Pickering乳液,研究发现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尺寸越小,所稳定的乳液液滴尺寸越小,分布越均一,乳化性能越好;乳液的流变学特性结果发现所有乳液均呈现剪切稀化现象,而且纳米颗粒粒径越小所稳定的乳液黏度、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越高。结果分析发现,在硫酸水解过程中,在纳米级别粒径的变化对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粒径越小乳液稳定性越强。通过将OSACS经硫酸处理5 d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微粒在不同条件下(不同颗粒浓度、不同油相体积、不同Na Cl浓度、不同p H值)制备成Pickering乳液,探究在不同条件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微粒稳定Pickering乳液的规律,结果发现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加,乳液的液滴粒径尺寸不断减小,乳液稳定性不断增加,乳液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也不断增加;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减小,乳液的液滴粒径在不断减小,但稳定性分析无显著差异,乳液的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油相体积分数越高,乳液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越高;随着Na Cl浓度的增加,乳液液滴的平均粒径不断增加,乳液的稳定性降低,乳液的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表观黏度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随着p H值的增加,乳液液滴的平均粒径不断减小,乳液的稳定性增加,乳液的流变学分析结果显示,在p H值为11时,乳液的表观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最高。
其他文献
婴儿配方奶粉中的脂滴表面主要由乳蛋白覆盖,其与母乳脂肪球组成和结构的差异不利于婴儿胃肠道中的脂肪消化。研究发现采用乳极性脂(MPL)构建脂滴可一定程度提高脂肪的消化率,但其与乳蛋白共同形成的复合界面对脂滴消化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论文以MPL、酪蛋白酸钠(CN)为乳化剂,系统研究了不同界面、各组分添加浓度及添加方式对脂滴消化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和消化产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酪乳粉为原料提
学位
米粉作为一种传统米制品,深受大家喜爱。对米粉的研究,有助于稻谷的深度开发利用,提高大米的附加产值。本文利用双螺杆挤压机制作米粉,然后通过老化工艺和添加剂来改良米粉的品质,降低米粉的蒸煮损失,并添加山药粉来改善米粉的营养结构和口味单一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控制米粉老化时的条件,对米粉的老化工艺进行优化,从米粉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色差等方面综合分析,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
学位
玉米是我国工业和饲料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玉米水分含量高、胚部大等特性导致其在贮藏过程中易出现发热霉变、微生物侵染、真菌毒素超标等问题,从而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课题以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臭氧处理条件对玉米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以及真菌毒素的降解效果,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确定出最佳臭氧抑菌工艺和最佳臭氧降解毒素工艺,对臭氧处理后玉米储藏过程中微生物量、真菌毒素含量和品质的变化进行监测,以五种最佳
学位
小麦在成熟季节因天气潮湿或储藏不当,会产生发芽,导致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明显变差,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寻找一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来提高发芽小麦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百农307小麦为原料,在20℃、85%湿度下发芽12h后制粉得到发芽小麦粉(SF),并对SF进行气流分级处理,按照粒径大小分为F1(>45μm)、F2(20μm-45μm)和F3(<20μm)。研究发芽小麦粉气流分级后产品的
学位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每年粮食产后仓储环节损失较多,为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如何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损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论文以稻谷氮气气调储藏、常规储藏和气调解封储藏品质变化为表征,对不同储藏条件的稻谷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对比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变化,深入探索稻谷氮气气调及解封储藏过程品质劣变机理,为后续如何改进储藏方式,改善储藏环境,保证粮食储藏安全提供参考
学位
花生是我国改善膳食结构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收获后的湿花生荚果若干燥处理不及时,极易霉变发热并产生毒素。我国农村地区花生产业长期以来受到种植规模小、批量处理少、采用传统田间晾晒、设备研发少等影响。在新型农业种植结构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适合广大农村地区、投入少、造价低、行之有效的花生干燥方式和干燥技术支撑问题亟待解决。在我国农村地区花生产后干燥设备缺乏、设备资金不足、烘干能
学位
燕麦是我国重要的杂粮和经济作物之一,其麸皮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超过30%,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燕麦麸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将燕麦麸膳食纤维作为膳食营养强化剂加入到我国传统主食面条中,不仅能补充有益健康的膳食纤维,还能赋予面条独特的香味。但是过量的膳食纤维添加会导致面条的品质下降。为更好地了解燕麦麸膳食纤维对小麦粉面筋和面制品性质影响的规律,本课题研究了不同燕麦麸膳
学位
科学合理的扦样方案是扦取具有代表性样品的依据,是客观有效反映粮仓总体储粮质量的基础,但目前关于粮食扦样的国家标准(GB 5491-1985)已颁布实施了三十多年,这期间我国的仓房类型、粮食储备规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已不能较好适用于当前的储粮环境。本文以模拟实验仓和实仓中的储藏小麦为研究对象,选取质量指标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为评价依据,设定不同的深度水平、不同的分区面积、不同的扦样点数并分
学位
虾青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因其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脂质体是一种类似细胞膜的闭合囊泡状结构,具有运转、保护、靶向和缓释等功能。脂质体通常以胆固醇来稳定脂质体膜,但摄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植物甾醇结构与胆固醇类似,可替代胆固醇稳定脂质体膜,但又因熔点高、脂溶性低等缺点,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以植物甾醇与脂肪酸为原料制备的植物甾醇酯,可兼具植物甾醇和脂肪酸双
学位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β-OPO,常被简写为OPO)作为营养强化剂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生产。在国家标准GB 3060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中明确指出采用食品工业用脂肪酶催化酸解反应制备OPO。不同的脂肪酶催化效果差异较大,价格与活性差异也较大,因此,研究不同脂肪酶催化制备OPO的工艺条件与效果非常必要。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中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