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漏磁探伤中的内外伤区分方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漏磁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钢管外壁、内壁表面以及材质内部的各种伤,探伤评定过程中遵循当量法,根据信号畸变量的幅值确定伤的尺寸大小。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在钢管外部探测到的外伤与内伤信号存在灵敏度上存在差异,导致评价被检测试件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有必要首先确定伤所处的位置,进而才能给出精确的、损伤程度方面的评价。因此,内伤和外伤的识别是实现伤尺度精确评价的第一步。为了确保试验分析过程中人工伤的形态特征具有可测量性,从而避免在得到内、外伤区分方法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因素,借助于钢板表面各类人工伤的正面检测与背面检测,模拟钢管漏磁检测中分别对外伤和内伤的探伤过程。本文首先采用数字滤波的方法对中心频率比较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性试验分析,验证了当伤的形态特征具有多样性时,其检测信号在反映伤的位置特征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种区分方法容易导致评判的失效,其主要原因在于检测电信号的频率特征在用于识别伤的位置特征时并不是充要条件,无法形成一对一的映射机制。为此,本论文在检测信号的时域特征上进行试验研究,进一步提取检测空间中漏磁场的矢量信息,从检测信号的波形特征出发,寻找和构造出能够用于区分内伤和外伤检测信号的评判指标。基于法向漏磁检测信号的中心斜率和基于差分处理的区分方法,使得区分的准确率得到逐步提高,但仍然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区分效果。为了寻求具有更高准确率的区分内外伤方法,采用信息冗余检测的手段,以内伤和外伤法向漏磁检测信号波形特征参数峰-峰值在法向上随提离值的变化而在局部检测空间内表现出的衰减率差异为基础,提出了复层检测方法,即:在检测表面的法向方向上的特定位置布置2个特定间隔距离的检测点。论文中对内外伤区分方法的研究通过了不断重复的实验验证,证明各种内、外伤区分方法在应用于识别伤的位置特征时,在区分效果上分别具明显的改进,而最终提出的复层冗余检测法在区分的准确率上则表现出最佳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各种区分方法分别具有独立的研究思路,但从提高识别准确率及排它能力上来看,论文中各种区分方法的依次提出,都是在前一种区分方案提出的基础上发现了其中的不足,进而加以尝试和改进的,从实验方案到理论方法均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对于在钢管漏磁探伤过程中内外伤区分的后续研究或者诸如:缺陷的定量识别、缺陷类型的准确划分等研究方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病案除了为医疗、教学、科研服务外,也被社会其他领域广为利用,如:医保病人报销、医患纠纷、商业保险理赔、工伤评残、办理病退、公检法办案取证等。使病案的借阅量明显增加,
本刊讯(记者李知矫)2019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海丝博览会)将于8月23日至26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行。据了解,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创办于20
目的以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复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效果及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治疗组及贝那
非洲猪瘟疫情的全国性暴发,对我国养猪业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引进优良种猪也变得越发困难。随着国家防控措施的实施,疫情也开始有所缓解,国家正在逐步解除封锁。引进新的种源是
磁场的高均匀性是高性能核磁共振弛豫分析仪实现短弛豫时间样品和微弱信号核磁共振(NMR)检测的基本保障.该文以0.45T双极型永磁体作为设计核心部件,在大范围磁体空间—25.4mm球
简述了封装基板在IT时代的突出地位;须厘清或了解的相关知识;电子封装需解决的技术课题;封装基板需解决的技术课题及基板类型;有机封装基板的发展、封装用有机基板、有机封装
会议
现代医学科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使病案管理人员面临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要求病案管理
本文对生物质的供氢热解特性进行研究,采用供氢剂共热解与H2气氛下加氢热解两种方式。首先考察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作为供氢剂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随后以N2实验结果作为对照,考察H2气氛对生物质热解产物产率与生物油组分的影响,并对生物质三大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别进行了加氢热解实验从而研究相应的加氢反应路径,为生物质供氢热解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论文以木屑和LDPE作为生物质原料与
吴兆骞是清初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代表了清代边塞诗尤其是清代东北边塞诗的特色,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然而,历来的吴兆骞研究多倾向于宏观关照或在
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存在诸多"物流短板"现象,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本质特点,极有必要构建一个高效运作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该体系具有多层次、多环节和多要素的复杂特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