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沿海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和线虫新种新记录种记述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型底栖动物(meiofauna)是许多经济鱼、虾和贝类幼体阶段的优质饵料,是底栖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小型底栖动物对于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使这类生物成为海洋环境质量重要的指示生物。根据沉积物质量评价三元法,底栖群落生态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作为小型底栖动物的最优势和重要类群,了解各种生境海洋线虫的群落生态特征可以进一步评估各研究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我国潮间带沙滩、红树林和泥滩中的小型底栖动物本底资料仍较匮乏,各生境海洋线虫发现、鉴定和描述新种的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本论文于2018~2020年在厦门鳄鱼屿、厦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大亚湾和广西北海潮间带,包括沙滩、红树林和泥滩3种生境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采集,并测定了温度、盐度、底质粒径、有机碳、有机氮、叶绿素、脱镁叶绿素、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多种环境因子。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东南沿海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探讨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为完整地分析了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点,丰富了该区域小型底栖动物数据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沙滩生境,中潮带小型底栖动物密度大于低潮带;季节分布上是春季最高,其次是冬季,秋夏较低;底栖猛水蚤的密度较高。海洋线虫的摄食类型主要是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和刮食者2A,即以小颗粒有机物和硅藻为主。海洋线虫 Terschellingia、Paralongicyatholaimus、Dorylaimopsis、Halichoanolaimus、Metachromadora 与 Axonolaimus 是沙质生境常见的优势属。(2)在红树林生境,寡毛类数量较高;海洋线虫的优势摄食类型为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1B,即以腐烂的有机碎屑为食。Terschellingia、Sabatieria、Parodontophora、Spilophorella、Daptonema、Anoplostoma、Viscosia等是东南沿海红树林区中海洋线虫的典型优势属,全球广布属Daptonema有可能对无瓣海桑和白骨壤生境根系分泌物敏感导致在红树林中极少分布。(3)在泥滩生境,小型底栖动物和海洋线虫的密度在春季较高,夏季最低;与红树林相比,寡毛类的数量较少。泥滩中海洋线虫最典型的属是广布属Daptonema和Terschellingia。Sabatieria在下潭尾和大亚湾红树林中均较少分布,在泥滩中均有较高分布。下潭尾和大亚湾海洋线虫优势摄食类型均为非沉积食性者1B。(4)影响潮间带海洋线虫群落结构的最重要环境因子是沉积物中的粒径组成。不同生境优势属中Sabatieria均与粉砂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erschellingia均与Cr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可能为Cr敏感种。Daptonema、Parodontophora和Steineria可能是耐多环芳烃属。(5)根据有机质、重金属或多环芳烃阈值,所有研究站位的环境质量均属于“高”或“好”等级;根据成熟度指数、C-P值、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营养多样性指数阈值,鳄鱼屿秋季和春季部分站位属于“好”,夏季部分站位属于“差”等级。同安湾下潭尾各站位等级变化大。春季大亚湾红树林属于“中等”,大亚湾林缘和泥滩站位属于“差”或“劣”等级。夏季北海红树林和北海沙滩属于“中等”,北海泥滩属于“差”。大部分红树林生境比泥滩环境质量好,四个季节中,夏季的环境质量一般是差的。在生态质量评价中,应该主要考虑成熟度指数、C-P值、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成熟度指数这几个生物变量。(6)本论文描述了近三年采自东南沿海潮间带的海洋线虫4新种和1新记录种,名录为:Parasphaerolaimus jintiani Fu,Boucher&Cai,2017 新种;Sphaerolaimus callisto Zograf,Pavlyuk,Trebukhova&Nguyen,2020 新记录种;Sabatieria longispicula n.sp.新种;Tripyloides mangrovensis Fu,Zeng,Zhou,Tan&Cai,2018 新种;Tripyloides amoyanus Fu,Zeng,Zhou,Tan&Cai,2018新种。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为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也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潮间带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潮间带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长期以来被作为典型系统来研究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及其机制。潮间带生境具有高度异质性,并且潮间带生物对高温的耐受能力具有高度的生理多态性,这都对潮间带生物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以潮间带几种常见贝类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物种的热生理性能,结合栖息地的环境温度和生物体温数据,对环境异质性和生理多态性在潮间带贝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
学位
静息细胞在适当的刺激下可以迅速激活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因此维持一个静息细胞池对组织修复,伤口愈合和再生至关重要。然而,细胞维持静息状态以及重新激活的机制研究不够。斑马鱼有一类特化的离子细胞称为NaR细胞(Na+-K+-ATPase-rich细胞),也被称作Ca2+转运上皮细胞(Ca2+-transporting epithelial cells)。这些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于人类肠上皮细胞,通过特异
学位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其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聚集的热量绝大部分(约93%)被海洋吸收。自1990年代末以来,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全球表层气温增加速率大幅减缓,被称为全球增暖减缓(Global surface warming hiatus)。在此期间海洋上层热含量增速减缓,而中深层增暖加速,对其形成机理主要有外部驱动力(太阳辐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
学位
生物质资源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资源之一。生物质资源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获取成本低等优点,也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相较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化石资源,使用生物质资源有助于保持碳排放平衡。本论文主要围绕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研究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及其衍生物高效转为下游氧化产物2,5-呋喃二甲醛(2,5-diformylfur
学位
定生大型海藻,分布于临近人类生活圈的沿海水域,在近海生态系统与碳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气与海洋中CO2浓度持续升高,海洋酸化日趋加剧。大量研究表明海洋酸化亦或促进,亦或抑制,或不影响大型海藻的光合固碳与生长。这些不一致的结果,除了与物种有关,还与其它环境条件密不可分。海藻受多种环境变化的影响,其中阳光辐射与CO2浓度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与生长。为此,本文在深度综述相
学位
碳化硅(SiC)因稳定的化学性质、低膨胀率、低中子吸收截面等优点被用作为先进核能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高温气冷堆中SiC已成熟地应用在TRISO燃料中作为包覆材料用于阻止金属型裂变产物的外溢,而在聚变堆中SiC是一种重要的第一壁候选结构材料。然而不论是在裂变还是聚变堆中,SiC都会遭受高通量的中子辐照,而SiC等材料在中子轰击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嬗变反应产生H、He等杂质,进而导致气泡与裂纹的
学位
大规模定制战略背景下,单个企业所提供的有限产品难以实时响应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而云制造可充分利用分布式企业间制造资源的横向集成、单个企业内混装线系统的纵向集成,实现小批量、多样化用户需求,得到广泛青睐。然而,云制造涉及动态变化的个性化需求、分布式企业间制造资源以及企业内混装线系统三个层级的利益主体,且各层级内也存在利益冲突,因而加剧了制造系统内利益主体的关联和博弈。同时,云制造产生了多源实时数据
学位
由于化石燃料的储量下降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迫使人们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生物燃料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和碳中和的特性,是一种清洁且可持续的可替代能源。在生物醇(丁醇和乙醇)的发酵生产中,发酵产物积累对微生物细胞的抑制作用,导致产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率较低,使产物分离纯化过程能耗较大。渗透汽化是从发酵液中同步回收产物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对细胞无毒和能耗较少的优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学位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物种之一。目前青蟹养殖业面临的多种病原菌感染风险,对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养殖期间经常会出现重复性爆发的疾病,由不同细菌引起的疾病是甲壳类动物水产养殖的主要威胁。然而由于缺乏对青蟹免疫系统的全面了解,基于免疫学知识研究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难以进行,因此非常有必要解码青蟹的全基因组信息,可以据此
学位
核聚变装置的面向等离子体部件(PFCs)受到来自边界等离子体的强粒子轰击和高热通量的辐照。偏滤器必须承受瞬态事件和功率密度为MW m-2的高热负荷。在这些条件下,等离子体面对材料(PFMs)会发生微结构变化,如刻蚀、开裂和硬度损伤。钨基材料具有高熔点、良好的导热性和较低的D/T滞留率,是潜在的聚变第一壁材料。这些有优良的特性使它成为未来聚变装置的第一壁材料的竞争候选材料。与此相反,钨的低延展性导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