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目前,学界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研究大都集中对这一思想“原理意义”的阐释,忽略对其形成逻辑的文本研究,从而导致这些阐释虽然不乏启示性,但缺乏文本依据,有过度诠释之嫌。这不仅掣肘了对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精准把握,更不利于深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本文结合这一现状,尝试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细致梳理,勾勒出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形成逻辑,并阐释其当代意义,以期为“原理意义”的阐释奠定更为可靠的逻辑前提。
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形成逻辑是指: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核心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是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近代哲学家的相关成果,基于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和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深刻洞察,在“四重批判”——历史学批判、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形成的,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经验性把握”。据此,本文把“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过程,分为马克思早期相关探索和“创立完成阶段”两个时期。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形成逻辑就贯穿于这两个时期中。
除序言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考察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揭示其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部分系统考察马克思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早期思想探索,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揭示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逐步深化与发展的过程,评价这一时期的发展与不足。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即:以《曼彻斯特笔记》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文本依据,厘清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得以形成的根本逻辑前提——“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经验性把握”;进而顺次考察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唯心史观的相关批判,马克思关于“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科学认识,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基本规定和主旨,确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的标志。
第四部分考察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逻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阐明其现代启示。
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形成逻辑是指:作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核心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是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近代哲学家的相关成果,基于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和社会主义世界历史性的深刻洞察,在“四重批判”——历史学批判、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形成的,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经验性把握”。据此,本文把“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过程,分为马克思早期相关探索和“创立完成阶段”两个时期。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形成逻辑就贯穿于这两个时期中。
除序言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系统考察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揭示其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部分系统考察马克思对“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早期思想探索,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揭示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逐步深化与发展的过程,评价这一时期的发展与不足。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即:以《曼彻斯特笔记》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主要文本依据,厘清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得以形成的根本逻辑前提——“对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的经验性把握”;进而顺次考察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唯心史观的相关批判,马克思关于“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科学认识,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的基本规定和主旨,确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的标志。
第四部分考察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思想形成逻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以阐明其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