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牟平乳山金矿带是胶东东部重要的金矿带,主要为石英硫化物脉型金矿床,与胶东西北部金矿床存在异同。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金矿床成矿时代、金沉淀机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进行野外工作、镜下工作,选取与金成矿有关的矿物进行了短时热阴极发光实验、LA-ICP-MS、绢云母氩氩定年、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等实验工作,讨论了牟乳金矿带成矿作用。前人在牟乳金矿带的成矿年代结果范围很大,形成于多次成矿或一次成矿无法确定。对英格庄、西泊、三甲金矿床矿石内绢云母氩氩进行定年,结果分别为120.02±0.38Ma,121.65±0.48Ma,116.51±0.47Ma,表明牟乳金矿带成矿时间分布在120±5Ma范围内。前人在牟乳金矿带金沉淀机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体包裹体的寄主矿物与金形成时限不确定。矿相学研究确定了3种主要黄铁矿的形成顺序,再以此限定了几种主要石英的形成顺序。自然金主要产在Pyb的裂隙内和石英的裂隙内。多数流体包裹体的寄主矿物石英形成于成矿前,表明以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的不混溶机制在本区并不适用,因此利用载金矿物的微量元素变化讨论可见金和不可见金的沉淀机制。各类型石英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绢云母形成过程中需要消耗H+,表明可见金沉淀过程中成矿流体pH发生变化。LA-ICP-MS研究表明黄铁矿内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不可见金沉淀与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作用有关,不可见金含量最高为2ppm,无法再活化为可见金。前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存在样品和测试方法的局限,所以采用了针对性的样品和原位测试。结合绢云母氢同位素和水岩反应计算,排除了成矿流体的岩浆水来源和胶东群变质水来源,牟乳金矿带成矿流体可能来源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变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原位S同位素测试表明胶东群、荆山群和花岗岩围岩提供了成矿物质,但对各类型硫化物作用不同。通过本次研究,对胶东地区牟乳金矿带的矿物生成顺序有了新的认识,即共存在一起的石英和黄铁矿不一定同时形成,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金沉淀机制。对牟乳金矿带成矿时代研究进行了补充。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本研究对胶东地区区域成矿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