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视角下中国城市规划30年研究演变——以《城市规划》期刊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蒸蒸日上,与此相关的研究大量涌现。然而,这些研究看上去更多的是研究焦点的不断更替,似乎并没有一个清晰深入的演进过程,由此作者产生若干疑惑:城市规划实践不断向前,而城市规划研究是否在进步?究竟是实践领着理论走还是理论指导实践?城市规划研究究竟是怎样演变的?为什么理论总显得不够用?……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对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观察,而这个过程对促进城市规划理论的正确发展很有必要。   本文在对国内关于城市规划演变研究的系统综述后,选择以话语视角切入到城市规划研究的演变,首先观察语言的表达部分(本文主要指关键词),然后再分析表达背后的意思,以1977-2008年共计32年的《城市规划》期刊为样本,观察中国城市规划32年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二个部分、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为中国32年来城市规划研究的总体情况,包括:(1)城市规划研究的总体特征;(2)城市规划研究的阶段划分及其相应特征;第二部分包括:(1)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进步在城市规划思想上的体现;(2)影响城市规划研究的演变因素。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未来城市规划研究的演变方向。总的说来,本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方法、内容和研究框架,并对城市规划演变和词频统计分析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话语的概念、为什么选择话语为突破口、为什么选择《城市规划》期刊、为什么选择关键词以及如何来获取关键词等。   第二章为30年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总体特征与演变。从总体层面来概括中国城市规划研究从1977-2008年的特征及演变,总体特征包括:(1)高度分散化的同时,少数问题高度集中;(2)表达的拓扑特征明显;(3)研究的地域偏好显著,主要集中在三大经济区内。在上述三大特征下,又表现出以下三个演变特征:(1)在分散度逐年加大的趋势下,城市规划研究的社会性与综合性愈加明显;(2)研究地域经历了从低水平分散到高度集中的一个过程;(3)研究的外向性经历了从冷到热再到理性的过程,香港在城市规划中西方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为30年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阶段划分与相应特征。将32年来中国城市规划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别概况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研究问题,还重点追踪了三类关键词的演变路径。   第四章为30年中国城市规划思想的演进分析。讨论了30年中国城市规划思想演进的四条线索:(1)属性从工程技术向公共政策转变;(2)角色从解决问题向引领发展转变;(3)对象从城市规划到区域规划转变;(4)同政治的相关性经历了“紧-松-紧”的过程。   第五章为30年城市规划研究演变的影响机制分析。讨论了影响城市规划演变的八种因素:(1)城市规划研究力求体系完整的诉求;(2)语言本身的模糊性;(3)某些研究对象容易获得;(4)观念从“绝对平均”向“相对平均”转变;(5)对外交流的逐渐审视;(6)国家政策的强烈导向;(7)经济增长为核心任务的社会背景;(8)某些全球性的变化。   第六章为结论与讨论。简要回顾本文,概括主要的研究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改进之处。
其他文献
土家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四省市。土家族的聚落与民居历史较为悠久并且相对中原汉族地区具有独特之处,尤其是举世闻名的吊脚楼。恩施地
学位
随着我国近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机制和新特征,然而针对城市空间物质形态的管理与控制体系的研究却并没有跟上社会与市场经济
芬兰建筑在北欧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域发展中以其简洁纯净、自然友好、功能主义和人性化等形象赢得国际声誉,这不完全依赖于其本土的个人建筑师在国际竞赛中所取得的成功,也并非
该文宏观上探求街巷体系的功能作用以及形成发展机制,微观上分析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索特征、各部分的尺度及比例关系、形态类型及其景观构成.结构上以街巷线性空间为线索,以线
城市化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人类在逐渐远离自然。城市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便的物流、安全的住所,却未必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城市人群精神上的压力及相关的心
中国正面临着快速城市化与发展转型的双重压力,在市场化、全球化与分权化的多重推动力量下,城市发展时刻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城市发展机制与规律愈发不确定性的挑战,传统
中国城市传统风貌区肌理都具有相似性,这种外部形态的相似是其深层机制的表层显现。本文即研究这种肌理的外部形态构成规律,并用计算机生成的方法将规律呈现出来。   关于中
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表明,人在实际热环境下会受到一些非热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背景、环境交互作用和认知等等。同时,色彩是建筑空间中常见的要素,它在空
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化的时期,维护多元利益平衡成为治理结构稳定和取得可持续治理绩效的前提保证。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与生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