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中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技人员,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技术人员。党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发挥中职院校的骨干作用,中等职业教育要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步伐,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变动,满足行业、企业用工需求。专业设置是一个学校能否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优化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层次结构相一致,才能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也能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莱州市一个县域城市的6所中职学校,尤其是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为实践调研对象,追溯专业调整优化历史,分析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得出莱州中职教育专业设置基本适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同时也发现在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对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分析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为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意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莱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有着深切紧密联系,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结构体系,拥有自己的品牌专业,组建职教集团,校企联合办学,努力探索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道路,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发展。尤其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已经成为带动烟台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领跑者。在调研中,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双师型教师及实践指导教师,大大制约了学校专业发展步伐,专业设置存在无序性,专业名称不规范,专业内涵不明确,专业设置口径窄,专业建设重复甚至在同一所学校出现内涵几乎相同的两个专业,给上级主管部门及家长、学生、用工企业造成极大困惑与不便。因而,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之真正完整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其他文献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大事,由年初南方大范围的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到5·12汶川大地震,再到奥运会及
连铸生产中,常常由于不合理的浇注工艺和二冷配水制度导致铸坯内部产生质量缺陷,特别是以中间裂纹和中心裂纹为代表的铸坯裂纹缺陷占总质量缺陷的50%以上。为了消除铸坯内部
网箱桥作为一种我国山区桥梁建设近几年新兴起的一种施工方法,属于一种新技术、新工艺,它为山区小跨桥梁设计、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但调查发现,网箱桥在应用过程
通过测算20年来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分维值,得出结论: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分布;整个城市体系的分形表
根据地图学中图示的表达方法和理念,受生物学中基因概念的启发,采用图谱的构建范式和城市形态学的相关思路,提出了我国古城镇景观基因研究的"胞—链—形"方法。通过深入研究
伴随着环境权研究的深入,是否应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已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首先对主体、客体含义进行探析,认为哲学上,主体的特性在于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
城市记忆是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关于城市和城市生活内化的意象[1];南京"法国梧桐"用自己独有的历史和形态,浓缩城市记忆,再现城市历史,并带给公众文化认同感。本文通过对"法国
随着城市发展机制的不断复杂化,各种不同类型的绅士化现象亦不断涌现,并表现出新的空间特征与社会影响。文章对传统绅士化、新建绅士化、乡村绅士化、学生绅士化四种类型绅士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针对学科教学特点,探讨如何在初中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实践教学,优化初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的探讨并分析以顽固性咽炎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79例诊断为慢性顽固性咽炎且经耳鼻喉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