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缺血性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为全脑或局灶性缺血性动物模型,在其中,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所引发的缺血性模型研究最多,也最成熟。但是该模型实际上是机械性人工栓塞性卒中,与人类常见卒中发病过程存在差异。为此,我们努力寻找一种类似人类血栓形成过程的卒中模型。Yoshinori Toshima等利用月桂酸钠有损伤血管内皮的作用,经大鼠颈内动脉注入适量月桂酸钠后,引发深穿支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粘附聚集,进而血栓形成,阻塞微血管而形成微小梗死灶。此模型的梗死发生过程与人类的血栓形成过程基本相似,可以应用于抗血管内皮损伤,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性损伤、溶栓和抗凝治疗的研究;亦可以用于微梗死如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生理机制的研究。其对于我们对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工作指导意义很大。而且,临床上具有腔隙性脑梗死的病人并不少见,由于缺乏相应的动物模型,因此对其研究主要限于临床。现在我们将此模型复制出来,以便应用于我们的实验研究,并且在此模型的制作基础上,我们研究了雌激素的脑血管保护作用。方法:利用Yoshinori Toshima 等创制的经颈内动脉注入适量月桂酸钠的方法制作大鼠微梗死模型: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10只),实<WP=4>验组(20只)和雌二醇治疗组(10只)。实验组中的14只大鼠经腹腔注入10%水合氯醛(0.4ml/100g)麻醉成功后,分别于实验第一天和第三天经颈内动脉注入100ug月桂酸钠,而对照组大鼠经历相同操作后只给于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两次操作后24小时对大鼠的后续行为学改变进行评价,并于末次行为学评价后将大鼠灌注固定,剥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分析病灶分布情况与大鼠后续行为学改变之间的关系。另外6只大鼠于颈内动脉注入月桂酸钠后2小时灌注固定,其中3只留取基底节区脑组织,其余3只留取大脑中动脉,进行超微结构分析。雌激素治疗组的6只雄性Wistar大鼠,在第一次注入月桂酸钠后腹腔给于0.1mg/kg的雌激素,连续应用3天,于第二次操作后24小时取其脑组织,病理学分析深穿支血管的损伤情况。另外4只在应用雌激素后2小时留取脑组织在电镜下分析其血管内皮损伤情况。结果:在颈内动脉注入100ug月桂酸钠后2小时,电镜下可以见到右侧深穿支动脉内皮受损,细胞膜断裂,不连续,并可以见到血管周围基质水肿,血管腔被挤压变形。有的深穿支动脉内粘附有中性粒白细胞,而大脑中动脉内皮细胞却无受损表现,但是若月桂酸钠剂量偏大(例如150ug),大脑中动脉亦可出现受损现象,表现为内皮细胞膜崩解脱落,细胞核裸露。有的部位可见到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并伴有足突水肿,核内染色质聚集、边集。偶可见到坏死的神经元,其细胞形态结构不清,核内染色质凝集成块状,核仁消失。有的线粒体肿胀空化,有的线粒体嵴变得模糊,排列紊乱。第一次注入月桂酸钠后24小时,<WP=5>按照Bederson的姿势反射实验检测发现具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的大鼠占42.9%,第二次注药后24小时再次评价,具有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的大鼠可占到85.7%。末次行为学评价后,取脑进行病理学分析:光镜下可以见到深穿支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有的部位有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并伴有中性粒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壁,在皮层和基底节区有微小梗死灶形成,梗死灶内亦有炎性细胞浸润;光镜下可见微梗死灶主要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范围内,而基底节区的病灶多于皮层上的病灶。应用雌激素组可以见到深穿支动脉损伤较轻,动脉血管壁没有明显增厚,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亦明显减轻。结论:此微梗死模型是一个新型的脑梗死模型,其梗死发生过程表现为选择性深穿支动脉内皮细胞受损,引发血小板粘附、聚集,纤维蛋白沉积,进而微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微梗死灶形成;另外,还继发了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等。此过程基本类似人类血栓形成引致梗死的过程及其后续病理生理学改变过程,因此,此模型可以用来进行抗血小板药物、抗炎、抗内皮损伤药物及溶栓,抗凝药物的研究,还可以用来研究微梗死如腔隙性梗死的病生理过程。在将动物行为学改变同其脑组织病理改变对比分析发现:姿势反射实验确实对皮层及基底节区的病变敏感,但是其可能对基底节区病变更敏感一些。在此模型上研究雌激素的脑血管保护作用时发现,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