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醚化2D树脂和水性聚氨酯的棉织物免烫整理工艺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棉织物因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可降解等优点在服装行业中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但棉织物也存在易起皱变形、洗后需熨烫、不易护理等严重缺陷,影响其服用性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困扰。为使棉织物达到平整、洗后易护理的效果,生产商会对其进行免烫整理,在整理过程中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折皱回复角增大的同时,织物强力却发生明显下降,影响织物耐用性。因此,在提高免烫整理效果的同时实现高强力保留率是至关重要的。现有免烫整理主要采用常规焙烘和延迟焙烘,而延迟焙烘整理工艺中,面料存储运输时易发生过早交联即敏化面料不稳定,造成织物布面不平整,影响免烫整理效果,所以提高敏化面料的稳定性尤为重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针对常规焙烘和延迟焙烘工艺进行改进,在改善织物免烫性能的同时,提高不同免烫整理后织物的强力保留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免烫整理工艺进行研究:首先,在常规焙烘整理工艺下,采用环保型水性聚氨酯(WPU)和醚化2D树脂(M2D)进行复配整理,大幅度提高整理后棉织物的免烫效果。将市场上应用广泛的八种水性聚氨酯与醚化2D树脂以及常规催化体系氯化镁(MgCl2)组成整理液,对棉织物进行常规焙烘整理,比较不同复配整理液的免烫效果,确定在常规焙烘免烫整理中,WPU(3458)、WPU(7360)与M2D具有较好的复配性,可显著提高织物折皱回复角和强力保留率,且整理后织物白度无明显变化,同时复配水性聚氨酯还可小幅度提升免烫棉织物的柔软性和光滑性。整理液配方为M2D 100 g/L、WPU(3458)40 g/L、MgCl2 30 g/L、渗透剂JFC 1 g/L,棉织物在150℃,3min的焙烘条件下,经上述整理液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可达275.00°,较单纯树脂整理织物提升14.11%;强力保留率可达55.05%,较单纯的树脂整理织物提升12.35%;为进一步提高织物强力保留率,在此基础上向整理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强力保护剂,分析强力保护剂对棉织物免烫效果的影响,确定强力保护剂为35g/L时,其免烫效果较佳,折皱回复角可达271.50°、强力保留率可达65.12%。其次,在延迟焙烘整理工艺下,采用水性聚氨酯和醚化2D树脂进行复配整理,大幅度提高整理后棉织物的免烫效果以及敏化面料的储存稳定性。将上述的八种水性聚氨酯与醚化2D树脂以及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延迟催化体系三乙烯二胺-氯化镁(DABCO-MgCl2)组成整理液,对棉织物进行延迟焙烘整理,通过比较不同复配整理液的免烫效果,确定在延迟焙烘整理中,WPU(3458)、WPU(7360)、WPU(PSF)与M2D具有较好的复配性,可显著提高织物免烫效果以及敏化织物的储存稳定性,且整理后织物白度无明显变化,同时复配水性聚氨酯也可小幅度提升免烫棉织物的柔软性和光滑性。整理液配方为M2D 100 g/L、WPU(3458)40 g/L、MgCl2 0.296 mol/L、DABCO 0.0282mol/L、JFC 1 g/L,棉织物在160℃,3min的焙烘条件下,经上述整理液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可达262.00°,较单纯树脂整理织物提升12.09%;强力保留率可达69.51%,较单纯的树脂整理织物提升14.00%。将M2D/MgCl2、M2D-WPU(PSF/3458/7360)/DABCO-MgCl2分别整理后的敏化织物进行储存稳定性测试,在80℃的环境中储存120h后,其中M2D-WPU(PSF)的折皱回复角可由M2D/MgCl2的237.25°降低至174.75°;M2D-WPU(3458)的折皱回复角可降低至176.00°;M2D-WPU(7360)的折皱回复角可降低至193.00°,证明M2D-WPU/DABCO-MgCl2能显著提高延迟焙烘免烫整理中敏化织物的储存稳定性。最后,研究不同预处理对棉织物免烫效果的影响。选用规格相同,预处理工艺不同的五种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其中,棉织物的预处理方式包括:漂白;漂白+液氨;漂白+丝光;漂白+丝光+液氨;漂白+液氨+丝光。在上述棉织物上,分别进行M2D-WPU(3458)常规焙烘和延迟焙烘整理。分析整理前后织物性能,结果表明预处理联合免烫整理工艺均有助于提升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处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均在262.00°以上,同时织物的强力损伤较小,整理后织物白度无明显变化,且免烫整理可显著缩小因预处理所造成的织物手感差异。“丝光-液氨-常规焙烘”整理后织物综合性能更好,折皱回复角可达279.75°,强力保留率可达75.08%,“丝光-液氨-延迟焙烘”整理后织物综合性能更好,折皱回复角可达269.00°,强力保留率可达85.19%。
其他文献
沙门氏菌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致病菌的频繁出现亟待发展新型的杀菌方法,蓝光(波长范围为400-470 nm)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广谱性的杀菌方法。蓝光可诱发细菌胞内内源性光敏剂产生活性氧,进而损伤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本实验室也揭示了细胞外膜是其重要靶标,目前蓝光杀菌机制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主要成分之一
近年来,无菌砖包设备在饮品市场飞速发展,其需求量随之不断增长。目前国内外无菌砖包机在生产速度、包装精度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大型饮品企业普遍采用跨国企业设备,进而导致无菌砖包饮品价格居高而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局面,因此研发具有更高性能的无菌砖包设备对保证国内市场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课题以某企业BH7500无菌砖包机为研究对象,根据预成型机构的运动特点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ADAMS仿真分析
麦芽糊精作为淀粉的衍生物常被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生产等领域,而用酶法以麦芽糊精为底物制备的改性麦芽糊精能使其原有的物化性质得到改善,同时还可降低麦芽糊精原有的热量,是一种更具有应用前景的膳食纤维。4,6-α-葡萄糖基转移酶(4,6-α-GTases)作为近些年刚被发现的一类酶,具有切割α(1-4)键转苷形成α(1-6)键的功能,因此这类酶在改性麦芽糊精的制备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主要研究
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发酵食品中这种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的生长和风味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黄酒机械化生产中,通常会添加纯种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强化熟麦曲和纯种黄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强化酒母,这使得黄酒酵母和黄曲霉成为黄酒酿造的核心微生物,但这两株菌间的互作研究较少,不清楚其互作机制。本论文为探究黄酒酵母与黄曲霉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存在于黄酒中的潜在致癌物,脲酶因其可降解EC的前体物质尿素而备受关注。为提高黄酒的食品安全,本研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实现了基因挖掘所得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IT-45中脲酶(Ba-urease)的表达与应用。通过对包含目的脲酶基因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进行表达调控和发酵优化,提高了重组菌的脲酶活性,并验证了其有效降解尿素的功能。
焦糖色素是黄酒中常用的着色剂。焦糖色素含有多种风味物质且成分复杂,可能会对黄酒的风味,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这方面尚缺乏研究和数据支撑。本课题研究了黄酒中常用的亚硫酸铵法焦糖色素(A、H、Z)和普通法焦糖色素(W、J)对黄酒风味、蛋白质稳定性和关键风险物质4-甲基咪唑的影响,并探究了焦糖色素同黄酒蛋白分子和风味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两类焦糖色素的物理化学
浆果,是一类肉质柔软、多汁液水果的总称,富含多种维生素、抗氧化活性物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水溶性纤维,但由于高含水率特性,采后新鲜浆果容易发生微生物侵染或机械损伤,导致腐烂变质。采用干燥的加工方式是延长浆果货架期的有效方法,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浆果类干制品需求的提升,开发节能保质的浆果干燥技术尤为重要。真空冷冻干燥能够较好的保留干燥产品的色、香、味、形以及营养组分,但由于效率低、能耗高限制了其
低聚异麦芽糖(isomaltooligosaccharides,IMOs)是葡萄糖单元以至少一个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度在2~10之间的寡糖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isomaltotriose,IG3)和潘糖等。IMOs不易被人体消化酶利用,具有低血糖指数特征,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糖替代品。此外,IMOs还可被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分解利用,产生短链脂肪酸,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
拉格啤酒酵母是我国啤酒酿造的主要菌种。酵母的絮凝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效、便利的产物和细胞的分离方式,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且有助于酵母细胞的回收和再利用。酵母的絮凝受到遗传背景、环境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调控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关于拉格酵母在酿造过程中的絮凝调控机理研究尚不充分,不利于酵母絮凝突变株的选育及酿造过程中酵母絮凝行为的控制。论文以工业啤酒酵母G03及其絮凝突变株G03-10和G03-24为
啤酒是世界上第三受欢迎的饮料,仅次于水和茶。中国占全球啤酒产量的两成,其中工业生产的Lager型啤酒占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啤酒工业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希望能够降低生产能耗。高浓酿造技术对于啤酒工业意义重大,在工业啤酒生产中应用高浓酿造技术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排放并节约水资源等。但是高浓酿造亦存在诸多不足,高浓酿造中酵母发酵性能会显著下降,同时啤酒风味物质不呈比例增加。目前对于高浓酿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