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形成发育过程研究——以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区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丹地貌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神秘的成因,在很早就受到地质地理学者的重视。它通常被认为是风蚀地貌的一种,与风积地貌相比,研究进展缓慢,甚至处于驻足不前的状态。近年来随着干旱区旅游在雅丹地貌区的开展,已受到广大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然而,迄今对雅丹地貌的定义、分布分类、形成条件、发育过程及其形成年代和环境等方面尚有不同认识或科研盲点。显然,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揭示雅丹地貌与沙漠、戈壁的内在联系,丰富风沙地貌学的研究内容,而且对促进干旱区旅游开发与品位提升,以及搞好雅丹地质公园的保护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选择在中国敦煌首建的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区域,通过3年多来对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野外地质、地貌和水文调查,建立风沙观测场,搜集区域气象和遥感影像资料,野外风沙观测和风洞实验,利用3S技术、室内风洞实验技术和光释光测年技术等方法,获取了大量原始数据。经过比较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进展:   (1)雅丹地貌的形态与分类。利用现代摄影测量和GIS技术手段,分析计算得出地质公园主体区域内共有雅丹地貌体5370个。通过对所有雅丹体的面积、周长、长、宽、高和长轴走向逐个计算、统计分析得出区域内的雅丹地貌具有形态特征参数和参数比率跨度大又相对集中,长轴走向变化明显,分布密度高的特征。研究区雅丹地貌的面积、周长、长、宽和高的平均值比为247.76∶16.42∶6.44∶2.70∶1,中值比为88.51∶12.79∶4.75∶2.49∶1,与其他区域的研究报道相比,宽高比率基本一致,而长宽和长高比率与前人研究结果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多方向动力条件和不同发育阶段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基于形态特征参数的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雅丹地貌划分为特大型雅丹、大型雅丹、南北向中型雅丹、东西向中型雅丹、南北向小型雅丹和东西向小型雅丹等六类,不同类型的雅丹地貌的分布格局反映了营力条件的变化和发育阶段的不同。   (2)地貌内营力作用。晚更新世后期,研究区受构造抬升,疏勒河南迁,使河湖相地层抬升并脱水,地下水位下降,使雅丹地层高于侵蚀基准面,控制雅丹地貌生长的上限高度,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构造裂隙和节理,为外营力侵蚀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分布在地质公园南北两侧东西走向的叠瓦状压性断裂带对雅丹分布格局起到了宏观控制作用。   (3)地貌外营力主要包括物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和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包括温差风化、盐类风化和冻融风化)在地面形成一层疏松的风化壳,降低了沉积物胶结程度,并出现大量裂隙和裂纹,不仅加快了其他外营力作用的速度,又为风和地表水的集中下切侵蚀提供了初始通道。流水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雅丹体表水。其中地表水又可分为常年河流、暂时性洪流,他们在雅丹形成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前者主要为雅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后者除了上述作用外,还是雅丹地貌生消主要外营力之一。地下水一方面控制雅丹生长的上限,另一方面在其参与下,下部冻融风化、盐类风化和风沙磨蚀作用增强,上部雅丹自身重量增加,胶结程度降低,加速、加剧重力坍塌,导致雅丹地貌的衰亡。雅丹体表水对风化作用具有双重性影响,一方面侵蚀搬运已有的风化壳,加速风化作用,另一方面少量的降水在雅丹表层风化物上形成物理结皮,抑制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与此同时又在雅丹体表形成密集的沟谷系统,是雅丹地貌后期裂生的主要外营力之一。风力作用主要体现在风沙沉积物既是雅丹地貌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又是伴随整个雅丹地貌生命周期的主要外营力条件之一,也是雅丹地貌流线型形态和其他细部形态的主要“塑造者”和魔鬼城的“始作俑者”。重力坍塌也伴随整个雅丹生命周期,是雅丹四周直立陡壁形成的主要营力,在雅丹地貌衰亡期表现尤甚。总体来看,风和水是雅丹地貌形成发育的最主要的外营力作用,其他外营力作用只是基础营力和伴生营力。   (4)雅丹地貌的形成发育过程。其过程是在构造运动、地表风化、水、风和重力等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地表向准平原发展的复杂过程。根据地貌形态和动力条件不同,可将雅丹地貌的形成发育过程划分为孕育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五个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地貌形态特征和动力条件。地质公园区的绝大部分雅丹地貌处于鼎盛的青年期和形态最为丰富的壮年期。   (5)通过对雅丹地貌形态、分类、形成发育条件和过程全面系统的分析,给出了雅丹地貌的科学定义及其在地貌分类系统中的位置。雅丹地貌是分布于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在第三纪,特别是晚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未完全固结成岩的沉积物上(如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因风力和洪水等作用而形成的“槽垄”地貌组合,以流线型和长垄状为主的侵蚀地貌。按照动力分类系统将其划归到风蚀地貌,或者流水地貌都是有失偏颇的,它是干旱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的地貌类型。   (6)雅丹的形成年代、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现代磨蚀速率推算、相关沉积和雅丹地层顶部平坦戈壁面光释光测年等方法,确定雅丹地貌开始形成的年代约为40 ka BP。根据前人对近40 ka的区域地质构造和气候环境研究成果,雅丹地貌是在构造抬升和气候干旱的环境下形成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构造和气候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雅丹地貌仍会存在,但也不排除一些突变性的地质事件(如特大地震)和气候事件(如特大洪水),以及人类活动(如攀爬踩踏,破坏戈壁地表、人工爆破和不恰当的保护措施)加速雅丹地貌衰亡的可能。   (7)雅丹地貌保护对策建议。雅丹保护要与科研、开发并重,使之走上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要加强保护管理,防止人为破坏,提高应对灾变的能力,加强环境监测。
其他文献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一个特定社会,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文化背景信息,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教学工具。然而,在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却一贯忽略对文学的有效利用,导致学生对很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环境形势,水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水环境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水环境安全与预警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政府决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本研究利用2005-2009年在内蒙古鄂温克旗牧业气象试验站实地观测得到的羊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羊草光合过程数据和气候、土壤水分数据,(1)分析了羊草净光合速率
青藏高原是中低纬度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相对于极地冰盖而言,其规模较小,对气候变化具有快速的响应。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青藏高原的冰川出现了大面积萎缩,形成了大量冰前湖;后者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地表温度、比辐射率和大气温湿廓线都是重要的地表、大气参数,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热红外遥感是在区域以及全球尺度上获取这些参数最为有效的方式。近年兴起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仅地震、洪水、滑坡和泥石流就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为灾害相关部门快速、高效地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损失评
全球变化对地球自然和人文环境具有深远影响,气候变暖需要人类积极应对,在全球尺度上评价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基于各尺度的遥感技术来实现。卫星遥感是气候观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把野性和不羁装进镜头网上热传的一个说法:不怕游客纷涌,想走马观花,就去肯尼亚;真心热爱自然和生态,想看野生动物,玩高端摄影,那就去坦桑尼亚。《世界遗产》杂志5月初结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