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优质小麦区划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unia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对小麦生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专用小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专用小麦是指内在品质能满足不同小麦制品的品质需要的小麦。根据用途分为三类,即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小麦是湖北主要的粮食作物和主要的商品粮。湖北具有较为良好的种植不同专用小麦的自然资源及发展专用小麦的科技与产业优势,发展专用小麦对其农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经济、农业增效增收有重要作用。不同专用小麦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不同,温度、光照、土壤和栽培条件对小麦专用晶质有很大
其他文献
为了从小麦亲缘种属中向小麦引进抗条锈病基因,解决普通小麦内抗病基因资源贫乏,现有抗源抗性不够理想的难题,本研究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在授粉后3-6小时内将燕麦总DNA导入到宁夏主栽品种宁春4号小麦中,创造变异材料,将燕麦的抗条锈病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条锈病的新种质。 1、选用4种DNA提取方法,并进行比较,发现4种提取方法所得的DNA纯度基本均符合导入的质量标准;DNA的浓度也
学位
糜子以其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抗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成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宁南山区小杂粮及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规划重点发展的大产业。因此,探讨糜子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2.5%,成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重要基地。该区光热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很大,但自然条件严酷,降水稀少且降水变率大、季节分配
学位
本研究以棉花抗病优质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结合棉花育种工作的难点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和解决棉花育种工作中难题,找出解决抗病优质的新途径,使植棉业抗病、优质的两大难题得以解决。 棉花育种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育种目标、不同的外界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确定了棉花育种方法的多样性。从早期育种采用的系统选育、杂交选育、诱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到目前采用的转基因育种,各种方法均有其实用
学位
随着20 世纪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制约因素,于是开始不同类型的与作物秸秆覆盖技术有关的研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前苏联等免(少)耕覆盖保护性耕作法为主的耕作管理技术。借鉴国外技术,山西省农业科技工作者针对严重制约本省农业稳定发展的弊端,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本地农业生产的生物覆盖技术,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目前,生物覆盖技术已为山西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经
学位
从河西走廊孜然芹生产现状出发,依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开展孜然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通过播期与密度试验、种植模式优化试验、高效种植模式调查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 1.河西走廊川水区孜然播种适期为3月10日~3月20日,适宜密度为播种量15.0~22.5kg/hm~2,在此范围内均能获得理想的增产增收效果。其中3月10日播种与密度22.5kg/hm~2搭配的处理组合产量最高,效益最佳,平均产量
学位
干旱缺水是个世界性问题,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危及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在我国北方旱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山西是我国旱地农业的主要实施区域之一,旱地面积站全省耕地的70%以上,旱农地区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是全国较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对此依托现代科技进步,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有限水分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则成为山西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研究以小麦、玉米、棉花为参试作物,将地膜覆盖与节
学位
本项目结合生产实际,通过旱育稀植适宜育秧方式研究、旱育稀植适宜栽培密度和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田间试验,对宁夏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改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播期、播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播期与播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培育壮秧要早育稀播,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关键。预测水稻单产650kg/666.7m~2以上(概率保证95%以上)的农艺措施之一为:4月1日至4月10
学位
携有长穗颈基因(eui)的水稻,在抽穗期稻株最上节间剧烈伸长,其中euil基因可使水稻最上节间长达60cm,eui2基因可使水稻最上节间长达50cm,而对照Eui基因水稻最上节间仅为30cm左右。本研究选取分别含有单隐性突变基因euil、eui2和显性野生型基因Eui的协青早保持系协青早eB(1)、协青早eB(2)和协青早B,及它们相应的带有野败核质互作不育系的协青早eA(1)、协青早eA(2)和
学位
为了加快开发苇状羊茅种子生产,克服国内苇状羊茅种子产量低、质量欠佳、依赖国外进口等问题,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苇状羊茅牧草种子,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关键技术。本试验从2002年9月—2004年10月,在重庆市彭水、石柱和武隆三个不同生态区的试验地,以苇状羊茅“法恩”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氮水平施肥和刈割等处理对苇状羊茅进行种子生产研究,并对收获后的种子在室内进行了质量检验和评价。以期为苇状羊茅种子生产
学位
2003年在攀西稻作区的西昌市,以合系22、合系39、B_(42)、昌米011等12个籼、粳稻品种为材料,对其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产量性状、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对每穗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穗部性状及株高、穗长、粒叶比、着粒密度等生物性状和有效穗数、单穗重、单茎茎鞘重等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相关和回归分析,类型间、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主要表现在有效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