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有意味的形式——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413287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国二十世纪现代小说的先驱,以及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核心成员,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英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的地位日益受到关注.其日记、书信、传记及文集的大量出版将国内外伍尔夫研究推向高潮.以往伍尔夫研究几乎已囊括文学批评的各种角度,但针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与疏离的现象,从绘画角度探索其创作艺术的研究仍相当薄弱.该文将从绘画角度对伍尔夫的创新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伍尔夫如何将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相结合从而提高小说的审美效果,以求借此对伍尔夫的现有研究做一点补充.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欧洲印象派绘画的诞生,视觉艺术率先步入现代主义的进程,英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无疑要受其创新精神的影响,而此影响在伍尔夫的小说中表现尤为突出.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核心的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成员多为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与他们的交往使伍尔夫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考虑在其小说创作中融入绘画的特点.艺术评论家罗杰·弗赖在比较绘画、尤其是后印象派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之后得出结论说:十九世纪传统小说冗长的结构破坏了小说应有的有机统一的审美效果.罗杰·弗赖的观点坚定了伍尔夫将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决心,同时,罗杰·弗赖对后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的介绍使伍尔夫预见了自己小说的创新之路.另一位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罗杰·弗赖的影响下,对后印象派绘画做了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并出版了美学著作《艺术》.书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是贝尔对后印象派绘画特点所做的总结,同时贝尔认为这一特点可作为所有视觉艺术的共同特点."有意味的形式"包含简化与构图两个原则,前者指在艺术创作中删除所有再现性因素;后者指将简化后的形式组合安排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求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感情.贝尔的美学理论对伍尔夫的小说创作理论及实践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她在《现代小说》中说到,现代作家应"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而不是以传统章法作为自己作品的基础,那么就不必非有什么情节、喜剧性、悲剧性、爱情事件以及符合公认格式的灾难性结局不可……对于这种多变的、陌生的、难以摆脱的内在精神,无论它表现得多么脱离常轨、错综复杂,总要尽可能不夹杂任何外来异物,将它表现出来."这正是伍尔夫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所遵循的原则.鉴于伍尔夫所受绘画影响及其小说创作与后印象派绘画之间相似的原则及特点,该文将借用克莱夫·贝尔的理论分析伍尔夫如何在其作品中将绘画艺术与小说创作相结合以求获得整体的审美效果.论文选用伍尔夫的三部作品——《雅各的房间》、《达洛卫夫人》以及《到灯塔去》进行文本分析,因为这三部作品既包括了伍尔夫创新小说的开始,又包括了其创新的最高成就,体现了伍尔夫先受印象派绘画影响继而又受后印象派绘画影响的过程,从中可以管窥伍尔夫的创新之路.该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一、简化原则在伍尔夫作品中的运用.简化意味着伍尔夫如何从人生万象之中选择其创作的素材.根据其对生活意义及"真实"的理解,伍尔夫选择瞬间的印象作为其小说的基本要素.在她看来,生活由瞬间接受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印象组成,每一个瞬间在其零乱、琐碎的表象背后都向人们揭示着一个完整、统一的结构关系,人生的意义便从中显示.三部小说都是以瞬间及瞬间的印象为素材,表达伍尔夫对人生、死亡、疏离等主题的思考.但三部作品中因简化的程度不同、连接瞬间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效果.在《雅各的房间》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主人公一生的经历中去选择典型的瞬间,捕捉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中对主人公的外部的印象,并以拼贴的方式将这些印象随意衔接,产生与印象派绘画相似的飘忽、变动的效果.在《达洛卫夫人》及《到灯塔去》中,瞬间从一天的框架中选取,这些瞬间唤起的记忆经由意识的流动在眼前重叠,由此达到平衡、和谐、统一的审美效果. 二、线条与色彩的组合.该章着重分析瞬间描写中的绘画特点.伍尔夫对瞬间的描写巧妙地将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结合起来.在绘画中,通过瞬间揭示色彩、线条之间的关系;在小说创作中,通过瞬间揭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在《雅各的房间》中,伍尔夫运用印象派观察客观对象的方法,捕捉瞬间的印象,这些印象色彩鲜明,但飘忽不定.《达洛卫夫人》中的人物在每一个瞬间的意识流动好比画如上一个个色块,意识本身兼为线条与色彩的统一体,在流动的线条中捕捉瞬息万变的意识内容.意识的流动唤起记忆中某一个普鲁斯特式的瞬间,记忆与现实中两个瞬间的重叠加重了现实的瞬间的色彩,并使这一瞬间获得一种永恒的稳固感.在《到灯塔去》中作者使用后印象派的创作技巧,通过变形、夸张与多重视角来构筑主体的形象,凸显人物的性格.三、有意味的构图.该章分别讨论三部作品的结构及其美学效果.《雅各的房间》中瞬间印象虽然衔接松散,有机整体感的审美效果受到破坏,但这种叙述方法与人们观察外部世界的方法相一致;同时,《雅各的房间》标志着伍尔夫创新的开始,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在其以后逐渐成熟的作品中变得愈来愈坚定、响亮.《达洛卫夫人》与《到灯塔去》使用一天的结构框架分别包容跨越30年和10年的回忆与现实,并通过意识的流动、地点的转换,将人物的活动组织在同一个画面上,以此获得完整统一的审美效果.该文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伍尔夫小说整体的审美效果,继之将伍尔夫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作一比较,揭示两位艺术家在与人生苦难、疏离的抗争中对艺术形式及其所表现的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的精神与态度正是伍尔夫在英国文学史中独特地位的表现.
其他文献
山姆·谢泼德是当代美国著名剧作家,其代表性剧作《被埋葬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当代美国家庭分崩离析的故事。对于此剧的研究,学界大多着眼于其自传因素、现实主义手法和后现代特
海明威是一位独特神秘,艺术别具魅力的作家。他归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时代,但却不逐潮随波,仍坚守自己的创作原则,保持其独具的文学视角,探索人生、社会及整个世界的哲学大问题,像是
N+N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本文认为N+N复合名词的意义构建是一个语义-语用接口问题,不仅与每个成分名词的意义有关,还与语言环境的变化密不可
期刊
该文旨在探讨怎样把交际法有效地应用于大学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口语较差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非英语专业比重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难
随着始于70年代中期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
本文旨在分析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问题的核心》中主人公斯戈比的怜悯产生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斯戈比这个人物的吸引力在于他强烈的做好事的愿望和他罪孽的严重性,他的致命弱
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的各种策略,重点研究了隧道技术原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构建了IPv6实验网络,通过隧道技术实现了多平台下的IPv6网络节点跨越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并对实
《秘密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弗朗西斯·伯内特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小说,它是弗朗西斯·伯内特最受欢迎并被看作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不少学者和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测绘技术也在不断的持续更新发展。本文主要以地质测绘中GNSS技术为分析重点,对GNSS技术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地质测绘中GNSS技术的应用做了一系列的分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