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贞文科学文化实践与中国近代科学的传播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xin20051313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源起在于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传播活动在近代中国的兴起引导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而科学传播活动是由中国近代科学科学家所开启的。中国近代科学家对于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的重要贡献就主要体现在对近代科学传播的推动上。郑贞文作为著名化学家、编译家、教育家,是我国近代科学传播的先驱,在近代科学知识传播及科学本土化等领域做出的贡献,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和传播产生了主要的影响,为科学传播媒介规范化,科学传播近代化、大众化、专业化,科学传播途径体制化及科学本土化和科学教育近代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传统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影响了近代社会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郑贞文在化学名词命名、审定和统一方面做过很多开创性的工作,长期参与化学名词命名、审定和统一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化学命名要遵循“严、简、有系统”的总体原则,以及元素名称、无机化学名词、有机化学名词命名的具体原则。郑贞文还投身到科学术语实践的第一线,参与到科学名词审查会和国立编译馆的科学术语命名、审查和统一工作中,成为我国化学命名工作的重要奠基人。郑贞文的科学术语命名实践促进了我国科学传播媒介的规范化,为近代科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郑贞文是民国时期重要的科学家和翻译家,他的科学翻译和科学创作实践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近代科学的近代化和大众化,为近代科学的传播提供了传播的文本和知识思想源泉。郑贞文在《学艺》杂志的编辑和创作,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尤其是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期间,他以向国内传播近代科学知识为己任,翻译并编著了多部科学著作,内容涉及近代科学中的多种门类,包括数、理、化与天、地、生等;并为此编辑与翻译了大量的教科书,促进了我国近代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教育的近代化。郑贞文还编译了多种科普读物,创作了科学戏。他的科普创作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社团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组织形态,是科学传播专业化的表现,也标志着科学家群体的成熟。郑贞文积极投身中华学艺社与中国化学会的社团实践,参与创建和发起中华学艺社及中国化学会,主编《学艺》杂志,参与中国化学会会刊建设,创办学艺大学和学艺大学图书馆,举办中国化学会年会,积极推进化学学科的建设,并增进科学家群体交流,在普及化学教育和传播科学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教育救国”是中华学艺社的追求,更是郑贞文一生怀抱的理念。在郑贞文的科学文化实践中,科学教育实践贯穿始终。郑贞文长期致力科学教育事业,早在1920年,就与陈嘉庚、邓萃英等人一道为厦门大学的成立做筹备工作;而从1921年到1932年在商务印书馆任职期间,通过编译科学教科书等途径,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其后从1932年到1943年,郑贞文任福建省教育厅长达十一年,期间力倡科学教育,通过筹集科学教育经费、充实科学教育设备、完善科学教育体系与建立科学馆等措施,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的体制化,不仅对近代以来福建一省的科学教育的近代化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也由此推动了近代中国科学传播路径的体制化。
其他文献
为了能对各种结构和尺寸的C/C复合材料料架进行快速分析和设计,基于ABAQUS脚本语言,编制了自动分析程序,可自动实现几何造型、建模、分析和结果显示。对料架运用自动分析程序
基于传统研究生教育治理研究的分析,从政府“战略三角”模型的全新视角探究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治理路径,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实情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建出具有中国
回转库电气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电路系统现状及常见故障,对控制系统线路图进行改进设计,编制PLC控制程序。改进后的回转库电气控制系统PLC技术更适合回转库拖动的控
"一带一路"搭建了河南中原文化直接沟通世界文化的桥梁,中原文化逐渐与沿线地区历史文化交流、融合,世界开始深入认识、了解河南,给河南转型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黄骅港2#110kV站项目工程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在充分探讨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础上,依据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对电压、频率、谐波等稳态电能质量指标和电压骤变等暂态电压质量
审计工作标准化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以规范的模式建立审计系统,简化不必要的步骤、升级审计技术。依托有条理的组织设计和业务工作步骤,以科学、合理、现代的管理机制实现审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摇篮,当前已经开始通过对工作形式的优化和重建,提高对学生的培养质量。基于对"工匠精神"时代内涵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文化
问题导向教学法具有适用性强且高效的特点,应用于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根据问题导向教学法
中药起源于中国,种类繁多,产区较广泛,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药品数量能达到两千之多,当今常用中药约八百多种。但由于历代本草受历史使用习惯以及地区用语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