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sLecRK1基因功能研究初探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sLecRK1基因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侵染应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现的一个水稻中编码RLK蛋白的基因。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2361 bp,其中204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81个氨基酸。OsLecRK类似于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此类蛋白通常由胞外信号序列、跨膜结构域和激酶结构域组成。在植物体对外界胁迫、激素、病原物的应答过程中,RLK起着关键作用。植物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s,LecRKs)是在拟南芥中首次发现并得以命名。LecRK与RLK有着类似的结构,都包括N端靶序列、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和激酶结构域几个部分。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含有一个或多个可与单糖或寡聚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它的糖结合特异性主要针对外源寡糖,主要生理功能是介导植物的防御反应。这说明LecRK有可能在植物发育、机械损伤和抵抗逆境等反应中发挥作用。但是,目前还不明确这类蛋白到底在生物体相关应答途径中行使何种生物学功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侵染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简称细条病,现已成为威胁我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水稻病害。由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所引起的产量损失通常为15~25%,严重时可达40~60%。因此,分离和克隆细条病相关抗性基因并进一步明确这些基因的抗病机制,对于控制细条病的发生与发展,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是基于水稻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通过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得到差异表达蛋白点,并根据蛋白序列分析结果,设计PCR引物,经RT-PCR,从水稻cDNA中,获得若干水稻激酶-RLK类基因片断,OsLecRK1正是其中之一。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七号染色体上,GenBank编号为XM476511。Northern杂交证明接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以诱导OsLecRK1的表达。然后我们分别针对稻OsLecRK1基因构建了植物超量表达载体p1301-35S-OsLecRK1-Tnos和RNAi载体pDS1301-OsLecRK1,目的是分别增强和减弱OsLecRK1的表达量,对比给植物体带来生物学功能上的差异。我们以水稻作为受体植物进行基因转化,最后对转化体进行了鉴定并得到了初步结果。为水稻OsLecRK1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以道地药材怀地黄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了重茬地黄与头茬地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采用GC-MS分析法,鉴定了XAD-4吸附树脂提取的地黄种植前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种类;采用HPLC检测了地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际土壤中的四种酚酸的含量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茬地黄与头茬地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巨大,头茬地黄地上部分健壮,块根正常膨大,须根少,重茬地上部分弱小,块根不能正常膨大,须根多;
钙和电压激活的大电导钾离子通道(Maxik 通道,又名BK通道)广泛地存在于可兴奋细胞,特别是神经系统中,具有调节胞内钙浓度和膜电位等重要生理功能。目前,人们对电压依赖的钾离子通道
蛋白质通过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拓扑结构的互相关联的网络是生物体进行复杂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过传统的手段进行逐个的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来逐步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图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因间相互作用、代谢调控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冗余却大量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同时敲除多
为了解决番茄灰霉病问题,采集淄博市感染灰霉病的大棚蔬菜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分离法分离到6株拮抗细菌菌株B-01、B-02、B-03、B-04、B-06、B-07。拮抗试验结果表明6个菌株均具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活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起重要的作用,包括种子的发育、休眠、萌发,植株生长,果实成熟等方面。此外,脱落酸在调控植物对各种环境胁迫
本试验运用比较生理学方法,以抗小黑点病不同的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形态对大白菜小黑点病和抗病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同一氮素形态不同氮素用量下,大白菜抗、感
全球气候暖干化趋势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加强烈。同时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压力导致流域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地表过程的基本参数之一,对土壤水分的精准监测,一直以来是定量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基于传统的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植被指数等方法均存在非直接获取土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策略及内部不同功能之间权衡策略的体现。研究植物功能性状,有助于确定植物控制功能性状的内在机制以及性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