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湘鄂西-川渝东隔槽隔挡式褶皱构造带主体位于扬子克拉通西部,西接川中地块,东邻雪峰山基底隆起带,北侧为秦岭-大巴造山带,向南延伸到滇黔桂交界区,整体上呈现为—北北东-北东向延伸、向北西凸出的弧形褶皱构造带。该带构造面貌异常独特且极具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对其构造系统属性的研究厘定意义重大。 野外地质调查证实:研究区自东向西可依次划分为泥市基底穹隆群构造带、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和川渝东隔挡式褶皱带,其中泥市基底穹隆群构造带为—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而非以往研究所认为的薄皮构造带,且雪峰山北西侧印支期推覆前锋带到达该厚皮构造西界的鹤峰,龙山断裂带。野外考察及区域地质剖面测制表明:隔槽式褶皱带内背斜宽缓,而向斜狭窄且南东翼较北西翼陡,背斜宽度往往是向斜的2~3倍;隔挡式褶皱带则背斜高陡,而向斜宽缓呈箱状,背向斜宽度比约为1∶3,高陡背斜两翼通常不对称,表现为西翼宽缓而东翼陡倾。结合钻井资料及深部地球物理剖面解译等进一步表明:湘鄂西-川渝东隔槽隔挡式褶皱构造系主体自南东向北西逆冲推覆构造沿多层次滑脱面连续、递进变形的结果,以上二叠统或下三叠统为滑脱面的上滑脱系统、以中-下志留统为滑脱面的中滑脱系统及以下寒武统或震旦系底为滑脱面的下滑脱系统在本区构造的发育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与控制作用。本文在改进经典箱状褶皱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更贴近研究区实际的“侏罗山式”褶皱新型成因模式。系统的野外地层接触关系考察和室内作图分析证实:研究区隔槽式褶皱带形成于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初,而隔挡式褶皱带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总体上定型于燕山期Ⅱ、Ⅲ幕,仅北部靠近南大巴冲褶带叠加了更晚期的北西、近东西向褶皱。最后,本文以板块构造活动论、板缘造山与板内响应思想为指导,对形成本区构造的动力来源及其演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