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析运用浅刺针法针刺三阴交、关元、中极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前列腺素F2α(PGF2α)指标的变化,探讨浅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作用机制,并且研究两种针法对血清PGF2α指标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和今后针法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将60例(收集62例,脱落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患者按SPSS13.0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浅刺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0例。观察组选用1寸毫针浅刺入三阴交、关元、中极穴2~5分深,然后轻捻针柄,以针下有松软感为宜,留针30分钟,配合电针器(G6805-1)和神灯照射。于每个月经周期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1日1次,连续治疗3天至月经来潮,3天为1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于月经周期来潮48小时内采集静脉血检测PGF2α。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疗程同观察组。 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进行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通过比较Ridit值的可信区间可知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3)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PGF2α指标进行比较(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GF2α指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浅刺针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的疗效,且痛苦小、安全、无副作用。针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疗效机制与调节 PGF2α有关,即可降低经期外周血 PGF2α含量,但此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