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措勤盆地色林错地区多尼组按岩性分可以分为三段,分别为多尼组一段、多尼组二段、多尼组三段,其中多尼组一段以泥页岩为主,多尼组二、三段以砂砾岩为主,其中多尼组二、三段是主要的储集层,为本文重点研究区段。本论文通过野外实测剖面观测及具体的室内研究分析,室内分析主要包括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阴极发光分析。该区多尼组时期发育三角洲相,可划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三个沉积亚相体系。色林错地区下白垩统多尼组时期垂向上由早到晚岩石颗粒粒度由细逐渐变粗,岩石色调整体从灰绿色、黑色到灰白色到紫红色,综合分析可知色林错地区巴布日剖面在下白垩统多尼组时期,水体由早到晚逐渐变浅,由还原环境向氧化环境过渡。该区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局部可见少量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0.15mm-0.68mm,颗粒分选中等,次棱角状—次圆状,总体上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局部成分成熟度较高。该研究区主要胶结物主要以碳酸盐胶结物和硅质胶结物较常见,含有少量的粘土杂基,其中碳酸盐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胶结物,且在多尼组二段中胶结物含量明显较高。多尼组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溶孔和微裂缝,其中次生溶孔分布较广,主要表现为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而微裂缝主要以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较为常见,多尼组二段较发育。研究区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47%,平均渗透率为0.3575×10-3um2。通过对该研究区多尼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的研究认为,该区多尼组成岩阶段可能处于中成岩B期。其中压实作用和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是储层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部分胶结作用(如石英的次生加大等)一方面占据了部分储集空间,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岩石的抗压实能力,阻止了孔隙的减少,对深埋藏条件下孔隙的保存具有重要作用,而溶蚀孔和微裂缝的发育,则极大的增加和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空间和性能。沉积相与储层岩石特征对储层物性的分析指出该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控制,以分流河道微相的储层物性最好,河口砂坝次之;储层砂体发育于同一沉积微相的储层中,粗砂岩的储层物性要高于中砂岩,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且通过分析可知在巴布日地区多尼组时期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和影响要稍强于岩性,多尼组中多尼组二段储集砂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