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保障医护人员在C形臂X射线机(简称C臂机)曝光条件下手术的健康和安全,研究其辐射剂量学分布,降低骨科手术室医护人员辐射致癌风险概率,保障骨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辐射安全。方法:依据WS /T 189-1999《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对C形臂X射线机设备质量进行检测,同时用热释光方法测量C形臂X射线机管球在诊断床上和下两种条件下剂量学分布,利用外照射防护三原则——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提出防护策略,利用相关资料进行辐射致癌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该骨科手术室C臂机性能与质量检测结果为: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为9.0mGy/min,空间分辨力为1.4Lp/ mm,影像增强器系统的低对比度分辨力为1.5mm, X射线管电压指示偏差为0.6%,曝光时间指示偏差为0.4%,有用线束半价层(80kV)为3.4mmAl,影像增强器入射屏前空气比释动能率为17.8μGy/min,影像增强器系统自动亮度控制系统为3.7%;管球在诊断床上距管球射束中心线20cm和50cm圆柱面上200cm高度处剂量率分别是同一柱面上最大剂量率的14.3%和17.2%,10cm处剂量率分别是同一柱面上最大剂量率的4.8%和8.6%。管球在诊断床下距管球射束中心线20cm和50cm圆柱面上200cm高度处剂量率分别是同一柱面上最大剂量率的5.8%和3.0%,10cm高度处剂量率分别是同一柱面上最大剂量率的21.4%和23.5%;有0.5mmPb当量防护时,管球在床上时,距中心轴20cm面上剂量率最大衰减到原来的8.6%,距中心轴50cm面上剂量率最大衰减到原来的8.2%。管球在床下时,距中心轴20cm面上剂量率最大衰减到原来的7.5%,距中心轴50cm面上剂量率最大衰减到原来的6.7%。在无防护且管球在床上条件下,主刀医生敏感器官一年最大受照剂量为5.76mSv,而管球在床下为7.06mSv,而其他辅助人员敏感器官一年最大受照剂量为1.13 mSv和1.17 mSv。在有0.5mmPb当量防护且管球在床上条件下,主刀医生敏感器官一年最大受照剂量降为0.49mSv,而管球在床下降为0.53mSv,其他辅助人员敏感器官一年最大受照剂量则降为0.10 mSv和0.08mSv;管球在诊断床上和下主刀医生致癌概率为1/3300和1/3000,而其他辅助人员致癌概率为1/15000。而有0.5mmPb当量防护时,主刀医生和护士致癌概率分别下降为1/40000和1/200000。结论:该骨科手术室C臂机设备质量达到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无论管球在诊断床上和下,从最大剂量水平面处往高和低位置剂量率都逐渐减小。对于重要敏感器官高度位置,管球在诊断床上时最大剂量率位置高度位于乳腺/胸部高度处;而管球在诊断床下时,最大剂量率位置高度位于腹部高度处。管球在上部处甲状腺、眼晶体、乳腺/胸部剂量率明显高于管球在下部这些位置处的剂量率,而管球在下部性腺和腹部剂量率明显高于管球在上部这些位置处的剂量率。无防护时医护人员存在的致癌风险是有0.5mmPb当量防护条件下致癌风险的12到13倍;医护人员防护策略:(1)工作时穿铅衣、铅围裙和铅围脖等防护用具进行屏蔽防护,降低随机性效应发生概率;(2)医生和其他辅助人员日常应熟练掌握手术技能,减少手术时间从而降低医护人员自身的受照剂量。(3)在手术时,备用人员在铅屏风后面等候或离诊断床稍远一些,将时间防护、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进行合理利用。(4)X射线曝光条件下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定期监测医护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可见,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为临床骨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了一定意义的临床辐射剂量学数据和具体的放射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