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吴中四士”研究——兼论盛唐吴地诗人群体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s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盛唐间,在文士荟萃的吴越之地,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四人“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号“吴中四士”。他们的创作风格鲜明,作品虽大都佚失,却依然留下了千百年来人们广泛传颂的名篇,提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皆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诗歌以外,“四士”个性皆清狂、放达;张旭人称“草圣”,代表着盛唐书法之最高水平;张若虚凭《春江花月夜》一首诗而被尊为“大家”……“四士”实在是一个有着诸多研究价值的地域文化群体。与之同时,在吴地还活动着其他一批出类拔萃的诗人,如储光羲,沈如筠,丁仙芝,蔡希周,张潮,周瑀等。他们组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盛唐吴地诗人群体,共同对盛唐诗风产生了影响。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吴中四士”的生平研究、诗歌研究、渊源和影响。 一、“吴中四士”生平研究 “吴中四士”的生平资料不多甚至可称匮乏。本部分考证了“四士”的构成;从有限的史料当中征考四士琐迹,勾画出四士的独特人性面貌。还把“四士”置于吴地诗人群体之中进行考察,加强了其地域时代特色的研究,并丰富了对“四士”的认识。 二、“吴中四士”诗歌研究 具体解读“四士”诗歌之前,笔者先对“四士”存世作品进行了清理,辨伪辑佚,校订文字,力图使作品的研究建立在可靠的文本之上。本部分先从总体上对“四士”诗歌进行了研究,详分题材论述其内容上的特点:“真”;提炼归纳,指出“四士”诗歌在诸如想象比喻、构思、用语、意境创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此外,本部分重点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进行了研究。对流传甚广、影响重大的几个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春》诗赎了宫体诗的罪、《春》诗的解读应该强调其深刻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春》诗为唐诗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等等。笔者还对《春》诗曾经在历史上长时间地湮没无闻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真正原因,并进行了新的推测。 三、“吴中四士”等吴地诗人群体的艺术渊源及影响 笔者认为,吴地诗人群体继承了南朝文化艺术精髓中清新俊逸的一支,对初、盛唐南北诗风的融和乃至盛唐诗风的形成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吴地诗人学习南朝诗人喜观赏山水、吟咏自然的审美方式,创作了大量清新、媚美的山水诗,促进了盛唐写景诗“兴象玲珑”、自然清真美学风格的形成;学习吴越民歌,创作了一些流转、婉媚的乐府诗歌,使盛唐时诸五绝、七绝诗音调流转、意境空灵的特色得以形成;吴越诗人在魏晋玄学、“正始名士”风流以及佛、道的影响下,形成的“狂逸”、萧散、放旷的人生态度,对盛唐名士风流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先导作用。
其他文献
清代诗坛上的“南施北宋”并未得到古代文学研究者与其成就相称的重视,而由于经历的特殊和复杂,其中宋琬更少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对宋琬生平及其作品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针对潮流转移引起的连锁过载跳闸问题,分析了过载支路切除后的潮流转移特征,指出受潮流转移影响较大的支路都集中在与切除支路电气距离较近的范围内;给出了一种快速搜索与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对苏伟贞小说女性理想人格的建构历程进行了评述。1970年代中叶以降,在时代洪流挟卷下的女性作家成为台湾小说文坛上的“新女声”,她们打破了以男性为主的审视视角,用细腻的
伴随知识经济的逐渐形成与日趋完善,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化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英语新课改倡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革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激活学
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活动,实行民主评议党员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已成为基层党建工作中不容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为例,浅议基层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