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RP加固钢管混凝土拱平面内五点承载力试验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具有承载能力高、轻质大跨、施工方便以及造型优美等优点,在桥梁工程中和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其更多地应用在一些酸、碱、氯盐环境中以及一些沿海城市,使得外部钢管容易化学腐蚀,导致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耐久性和承载力都有所下降,并且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为了解决外部钢管的腐蚀问题以及研究GFRP对钢管混凝土拱结构承载力的提升效果,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有限元软件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钢管混凝土拱以及GFRP加固钢管混凝土拱平面内稳定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设计并制作了两组钢管混凝土、三组GFRP加固钢管混凝土抛物线拱,并设计了一套可以进行GFRP加固钢管混凝土拱的平面内稳定承载能力试验装置。对试件进行了五点竖向对称分级加载试验,实时记录了试验过程中的位移及关键截面的应变变化的情况,详细分析了不同混凝土强度以及GFRP厚度对拱肋试件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的影响。(2)在充分考虑GFRP和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初始缺陷以及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所有试件进行建模分析,并将模拟得到的平面内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有限元建模的正确性。(3)在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全跨竖向均布荷载工况下,混凝土强度、GFRP厚度、GFRP螺旋缠绕角度、含钢率、矢跨比和长细比对GFRP加固钢管混凝土拱的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稀土元素的需求也急剧上涨,而相关矿产的开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冶炼废渣日渐增多以及稀土厂搬迁退役等问题使得废渣的处理处置迫在眉睫。本文对广东省某离子型稀土矿冶炼厂的酸不溶渣、除放射滤渣和最终中和渣进行研究,以期为废渣的存放以及处理处置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浸泡实验来模拟浅地表埋藏时雨水对废渣中有害金属浸出的影响,探究其浸出机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傅里叶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室外工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极端热环境直接危害了室外工人的健康,对工作安全构成了威胁,降低工人的生产力。人体生理指标和热暴露时间的变化是评价极端热环境热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必要确定人体生理指标、认知能力和热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准确预测和评价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的热安全。2019年夏季,我们在广州地区的建筑工地进行了包括热参数测量在内的现场调查。获取了的热舒适调查、认知
本文针对某铅锌矿的实际工程需求,以高效利用超细粒级尾砂,降低附近环境压力,实现尾矿退库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前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研究学习国内外关于矿渣粉、超细粒级尾砂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以矿渣粉-水泥体系胶结超细粒级尾砂的构想。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物化性能分析,试验新型胶凝材料的凝结时间、强度以及流动性指标,并借助SEM微观分析,初步探索矿渣粉代替水泥的可行性。利用新型胶凝材料按
建筑外围护结构主要由屋面、外墙、门窗构成,建筑物向外界散失的途径中,屋面传热产生的能耗损失占建筑总能耗损失的25%-30%,屋面保温隔热技术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措施。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仍存在老化快、易燃烧、吸水率高等问题,亟需研发、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保温隔热材料的质量顽疾和安全隐患并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因此,本文以夏热冬暖地区典型城市广州为例,从实际应用角度开展采用
近年来,地聚合物混凝土(GPC)因为具有环保、耐高温和低成本等众多优点备受人们关注。然而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GPC自身存在凝结硬化时间短、脆性大、强度不稳定以及硬化浆体干缩性大等缺点,不满足施工技术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开发能够满足工程需求的地聚物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GC),本课题使用矿粉、粉煤灰、硅灰以及微硅粉作为UHPGC的胶凝材料,选择三种不同级配的砂子作为骨料,采用水玻璃以及氢氧化
传统抗震设计结构通过增强结构自身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来抵御地震作用,在结构遭遇中小地震作用时,结构安全性有冗余;遭遇超出预期的大地震作用时,结构安全性可能不足。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在结构上布置各类阻尼器来消耗地震作用时输入结构的能量,进而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保障结构的抗震安全。目前,阻尼器在工程减震控制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中小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较小,阻尼器无法充分发挥其耗能减震作用,因此国内外学者先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逐渐规模化、密集化。但地下空间的利用开发与周边复杂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于广州地区埋藏岩溶的存在,很容易发生围护结构成槽塌陷、基坑涌水、地面塌陷、周边环境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造成人员伤亡、施工机械损坏,这样既增加了工期,又增加造价。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岩溶地区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响应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
填埋场渗滤液的高氨氮特性使得传统生物处理工艺难以对其实现高效低耗脱氮。在氮素污染问题严重,总氮(TN)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寻找高效低耗的生物脱氮技术势在必行。本研究以某渗滤液处理厂的工艺改造为依托,采用A/O-SBR+EGSB-A/O-MBR+NF组合工艺,开展对垃圾渗滤液进行达标处理中试试验,验证A/O-SBR+EGSB工艺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耦合其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由于中试
为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已成为大势所趋。为寻找一种既高效、经济又绿色可持续的工艺以强化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脱氮处理,本课题研究了由丝瓜络耦合硫铁复合填料组成的反硝化滤柱强化处理硝酸盐的特性,分析了丝瓜络、硫和铁不同质量比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丝瓜络耦合硫铁复合填料反硝化滤柱的脱氮效率,对比分析单一丝瓜络填料反硝化滤柱和丝瓜络耦合硫铁复合填料反硝化滤柱的脱氮性能,并借助
本文对新型的预制盖梁进行了研究,论述其构造和原理,对预制盖梁壳内浇筑混凝土交界面采用插筋和混凝土抗剪键的不同构造措施的盖梁试件进行静载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预制盖梁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对预制拼装技术的分类、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盖梁装配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为研究预制和现浇两种不同连接方式力学性能的差异,设计并制作了两组试件,并在预制试件上设计了混凝土抗剪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