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生态地位探讨

来源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关于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甚少。为了解长江流域浅水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基本情况,我们于2007年-2008年间对典型的藻型浅水湖泊东汤孙湖和草型浅水湖泊东西凉湖小型底栖动物作了周年季度调查。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浅水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分析小型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1.对所鉴定的小型底栖动物进行简要的形态学描述。描述小型底栖动物9科12属12种。其中线虫6种,枝角类2种,介形类2种,桡足类2种。   2.系统分析了浅水湖泊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共采集到小型底栖动物5纲17科30属34种,东汤孙湖和东西凉湖均为25种。草型湖泊物种多样性高于藻型湖泊。东汤孙湖和东西凉湖小型底栖动物密度分别为139.5×103ind/m2和58.5×103ind/m2,生物量分别为2.8g/m2和0.78g/m2,生产量分别为25.1g/(m2.a)和7.0g/(m2.a)。小型底栖动物现存量在季节间的差异不显著。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其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均占有较大比例。从垂直分布上看,超过65%的个体生活在沉积物0-5cm层。   3.分析了线虫的种类组成和功能摄食类群。矛线科(Dorylaimidae)和三叶科(Tobrilidae)线虫种类在东汤孙湖中占绝对优势,而东西凉湖中角咽科(Actinolaimidae)、锉齿科(Mylonchulidae)、矛线科(Dorylaimidae)、烙线科(Ironidae)和三叶科(Tobrilidae)种类均占较大比例。碎屑、其他线虫和藻类是两湖线虫的重要食物;并且碎屑在藻型湖泊中占有较高比例,细菌在草型湖泊中占较大比例。   4.分析了影响群落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东汤孙湖小型底栖动物密度与透明度显著正相关(r=0.57,p=0.03)、与湖水总磷浓度显著负相关(r=-0.55,p=0.01),说明营养水平是影响小型底栖动物的主要因素。东西凉湖小型底栖动物密度与6个环境因子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营养水平并非是影响该湖小型底栖动物的主要因素。   5.分析了小型底栖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小型底栖动物在食物链中兼具分解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对分解有机碎屑,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重要作用。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仅为大型底栖动物的2.3-4.9%,但生产量达到了大型底栖动物的8.7-37.5%,这说明小型底栖动物在底层食物网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ISFET (Ion Sensitiv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是一种结合了集成电路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的新型传感器。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ISFET器件制作工艺和敏感膜构建可以与当前主流
为了满足用户对带宽日益增长的要求,实现接入网的高速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各种接入技术层出不穷,现今,接入网是整个电信网最具有技术挑战性的区域之一。如xDSL. Cable Modem
生存在高海拔环境的鸟类,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生理挑战,如低氧分压、低温和强紫外辐射等。其中,高海拔环境的低氧分压对鸟类的适应进化影响最大,氧分压的降低可导致周围组织氧供给减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和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确认。其作用机制除了经典的cGMP依赖的信号
学位
当前流行的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一代、二代到目前四代的几十年发展,已经充分利用了6GHz以下的低频段资源。为了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缓解业务速率、容量和频谱资源之间的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3G网络开通运营和LTE技术走向成熟,移动互联网中的网络浏览、视频播放、在线游戏等多种分组业务已导致接入网带宽需求呈指数增长。接入业务的迅速增长以及分组化,也向
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Ⅳ)是遗传性鱼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生后数月出现褐色或棕色菱形边缘游离的片状鳞屑,对称于四肢伸侧及躯干,以肘膝伸侧为明显,症状冬
学位
F0F1-ATPase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负责能量转化的酶,也是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蛋白质分子旋转马达。虽然对F0F1-ATPase的研究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但是由于它作为纳米尺度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