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fand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增大,国内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基于这一现实,股东与企业、关联企业之间借贷日渐普遍化。一方面,股东作为最知悉企业情况的“内部人”,无疑是最有效率的贷款者,对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股东在此情形下兼具两种身份,既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又以企业债权人身份参与公司破产财产的分配,可能基于不当控制或转嫁投资风险等目的对公司贷款,其股东债权的真实善意性存疑。此外,实践中不少股东选择“以债代资”的方式经营公司,使公司严重缺乏生产运营所需资本,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中岌岌可危。而破产程序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破产财产的有限性,即处于破产程序中的企业所拥有的财产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债权人的债权请求。如果不考虑这些行为情形,不区分这些股东债权人与外部债权人,将会有损其他外部债权人的利益,加剧各方矛盾,也有违公平正义原则。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是指在公司破产清算过程中,基于公平或自有资本因素的考量,将股东债权居于普通债权之后清偿的制度。该制度在不否认股东债权的前提下,调整其受偿顺位,有效平衡了破产分配中的各方利益,也符合破产法的价值理念,基于诸多考虑,我国有必要引入该制度。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在我国的构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基础理论,先对股东债权做出界定和分类,明确本文要探讨的对象,再引出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阐释其概念和特征后,对该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最后指出该制度对公司破产分配本身及各方相关主体的重要价值。第二部分本文将探讨引入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的必要性,主要分析我国现有法律手段对规制股东债权参与破产受偿中存在的不足,体现在:首先,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存在限制,一方面,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各方面均存在明显不同;另一方面,考虑到公司法股东责任有限和法人人格独立的基础理论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等因素,不宜也不应轻易使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其次,在规制股东债权时,破产管理人调查范围过窄,破产无效及撤销制度也存在局限。最后,还存在举证责任分配失衡的问题。因此,急需引入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来规制股东债权参与破产受偿。第三部分本文将逐一分析国外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的主要模式,深入分析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及适用效果,权衡利弊后,得出排除股东贷款自动居次原则、区分适用自有资本替代原则以及引进美国衡平居次原则的结论。并且,通过梳理我国对衡平居次原则的理论探索和司法实践,进一步论证选择该模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四部分本文将论述的重点放在股东债权居次受偿制度在我国的具体构建上,与前文相对应,首先应注意衡平居次原则与公司法的协调,其次要适当放宽破产管理人的调查范围,再次对劣后债权进行制度设计,最后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其他文献
价值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 ,因之从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来说 ,价值哲学应是社会哲学的或实践论的 ,而不是形而上的纯哲学理论。它原本不以建构形式上严密
采用塑性有限元、灵敏度分析和工程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非等温成形过程中预锻模具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预锻模具形状采用三次B样条函数表示,B样条函数的控制点作为设计变
<正>一、奇观可以叙事传统电影为了取得艺术的合法地位而过分模仿戏剧,具有以"语言"①为中心的特征,它们更像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依靠对白、画外音等人物语言进行表情达意,
国资委引入EVA对央企进行经营业绩考核以来,EVA指标所占权重逐步加大。文章认为央企推进EVA考核有利于减轻委托代理问题、防止经理人短期行为与激励创新,但平均资本成本率设
有人说:"论创作,诗歌表达的递进层序有三:一是意境,二是构思,三是主题.先形成好的意境,再通过好的构思,才能表达好的主题.
探讨中国文化的源头 ,先秦时代的“诸子文化”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特别是当先秦的“诸子文化”被视为世界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源头之后 ,搞清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就
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减轻税负,降低税收成本,实现企业税后利益最大化。如何通过税收筹划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增加股东财富,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
<正>在网络时代里,大学生注意力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德育活动,德育工作无论从内容、方式上都要面对严峻的现实,通过满足大学生的某种现实需要或潜在需要
随着交流越来越便捷的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文学和艺术的创作进入到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化语境中。但是,对于作品的理解仍然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误解"或者"隔阂"。直接对应于文学批
最近,笔者慢慢品味电视剧《白鹿原》,刚刚品出个味道来时,有人发话了,讨论关于电视剧《白鹿原》与原著之间的差异。$$5月15日《新京报》报道,电视剧版《白鹿原》的场景充满着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