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hi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具有跨径大、刚度大、结构体系复杂的特点,近年来在铁路桥梁中使用逐渐增多,特别是西部山区铁路桥梁中。由于西部地区强震多,大跨径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的抗震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关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的地震响应研究还不多,特别是其动力弹塑性分析。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开展大跨径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结合彭溪河多线特大桥的工程实例,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的计算模型,同时建立了同等跨径的连续梁拱组合桥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的竖向刚度及顺桥向刚度大于相同条件的连续梁拱组合桥。(2)采用反应谱分析方法,研究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和连续梁拱组合桥的拱肋、桥墩和主梁的地震反应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两种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结果表明:(1)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拱组合桥固定墩在横系梁处的面内弯矩值是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的2.2倍,连续梁拱组合桥对墩柱的抗弯钢筋设置要求更高;(2)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两种桥梁结构的固定墩的面外弯矩值相差不大。(3)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拱肋与主梁的竖向变形会引起边墩产生较大的轴力。(3)采用线性时程分析方法,选取三条人工合成地震波,分析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在地震波三向输入时的响应值,将线性时程分析结果与反应谱反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的地震响应结果与选取的地震波息息相关,由于地震响应的离散性,三条地震波的内力计算结果不同,但响应规律一致。(4)本文在线性时程分析中发现,在某一条地震波作用下,当地震动峰值达到最大并开始衰减,结构的地震响应反而出现最大值,基于该现象,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加窗分析方法,分析地震波非平稳性对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桥墩变形以顺桥向一阶振动为主。(5)将固结墩和边墩采用纤维单元模拟,其他结构仍采用梁单元模拟,得到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的动力弹塑性模型。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桥在顺桥向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响应规律,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后,控制截面的轴力变化更加明显,截面的弯矩-曲率曲线更不规则,截面的塑性变形变大,截面的内力响应增大。(6)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分析桥墩关键截面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各个控制截面产生塑性铰的顺序。地震波顺桥向输入时,固定墩横系梁处的位移延性系数最大,该控制截面最先形成塑性铰;固结墩顶较墩底先形成塑性铰,边墩墩底最后形成塑性铰。同时利用位移延性系数指标,得到桥墩的配筋率越高时,结构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有所增加,而结构的延性降低。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与日俱增的汽车保有量引发了一系列交通问题,包括道路安全、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正迫使人们改变传统的交通技术和手段。高可靠低时延的车联网通信技术是改善现存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面对日益紧张的通信资源,相关学者从满足车到车(Vehicle-to-Vehicle,V2V)链路对低时延的要求以及车到网络(Vehicle-to-Network,V2N)链路对高遍历容
目前医生对胸部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X光片的分析,这样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还有很强的主观意识,难以达到统一的检测标准。若能精确又快速地对X光片进行分析,对人们的健康来说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以胸部X射线影像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对X射线影像的智能识别辅助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致力于提高X射线影像的识别以及检测的精度,重点开展了特征提取、特征降维、识别算法和检测
脉冲光声多普勒流速测量技术使用吗脉冲激光来激发,包括基于时域互相关方法、带宽展宽方法、光声相关谱方法,它们对于粒子的浓度和粒子的线性运动的要求比较高,流速测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光声多普勒测流技术,结合超连续谱激光和电光振幅调制以及锁相放大器,进行了超短脉冲强度调制方式的光声多普勒测量研究,能够测量流速和深度信息,同时还能测量样品的吸收光谱。为了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分别从
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桥梁性能也在不断的下降。由于疲劳,腐蚀等环境因素造成的桥梁病害也在不断的出现,严重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以前单纯依靠人工对桥梁的状况进行检测,不仅效率低下且不能在危险发生前及时预警。近些年桥梁倒塌事故也还是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现代桥梁越来越多安装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SHM),实时对桥梁的各项结构参数实施监控以此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行。对于斜拉桥,拉
路面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具有不利影响。而沥青作为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能够修复自身损伤,利用沥青自愈合特性可以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微波热诱导自愈合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沥青自愈合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微波热诱导自愈合特性,全面评价钢渣粉作为微波吸收材料在微波热诱导自愈合技术领域的可行性及优势性,首先制备钢渣粉和矿粉两种沥青胶浆,通过微波升温试验及DSR
近几年,我国对于站域交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以交通体系为重点发展对象的站域交通综合体的建设也提上日程。然而在以站域为核心的发展格局下,往往会重点研究火车站的改造建设,而忽略了车站与城市之间发展关系。火车站边界空间作为车站与城市生活空间相连接的重要区域,其对于火车站自身建设与城市空间的建设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被合理利用并更新。本文以山地城市既有火车站的边界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城市触媒理论应用于火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有所提升,健康也是其中人们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健康城市的建设则与人们的追求相契合;而良好城市环境的营造可促进健康城市的建设,其中绿道的建设发展在良好城市环境营造的过程中可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文章以健康城市视角为切入点,以构建“以绿道为载体的公共健康活动体系”为目的,以山地城市绿道为研究对象,并以重庆山城步道为例进行分析以及规划设计策略提出。研究主要采用文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桥上行车安全性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车辆发生坠桥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严重且致命的。对于中大型车辆,护栏防撞性能的薄弱存在车辆冲出桥面的隐患,因此研究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常见护栏的防撞性能是迫切且必要的。本文以中型客车和重型货车两种车型为代表,以川渝地区目前常见的公路桥梁防撞墙形式为研究对象,对其防撞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为:(1)针对常见防撞墙型式及其作用开展文
长江经济带自建立以来,区域政策利好,经济与交通条件迅速改善,居民居住偏好改变,开发商持续追求土地低成本开发,导致长江经济带城市扩张加快,郊区化趋势愈发严重,多个地区出现城市蔓延现象,严重影响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基于上述事实,揭示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蔓延控制策略,已成为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建设用地,并通过指标分析法、聚类分析法、G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本建设规模及数量逐渐扩大,使得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寸土寸金,用地紧张使得一些建设项目地块条件受限,以山城重庆来说,许多建筑依山而建,半挖半填,便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建筑边坡。城市建设项目边坡经常出现无放坡开挖条件,为了有效利用紧张的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而采用垂直开挖。因此,进行边坡垂直支护技术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既能安全、适用、经济的对边坡进行支护,又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