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花黄芪繁殖生态学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广泛分布的豆科多年生短命植物弯花黄芪(Astragalus flexus Fisch.),于2006年4月-2007年6月从开花物候、繁育系统、传粉生物学、结实结籽格局和果实的扩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对荒漠环境的适应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开花物候:两年均在4月末到5月初开花,5月下旬结束开花;花序和单花开花物候稳定,花序水平物候为11d左右,每天开花数为2;单花开花持续1d。然而,2006年花期持续29d,盛花期持续20d;2007年花期仅持续14d,盛花期仅为7d,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开花物候适应不同年份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居群水平的开花物候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低温、大风等恶劣天气会导致个体不开花;花序多的个体花期长;以上表明生境条件对该种的开花物候具有明显的影响,该种能以稳定的遗传特性完成整个开花物候。2、繁育系统:该种为雄性先熟,并具有延迟自交的能力。花为两性花,花蕾期柱头位置高于花药,表现为雌雄异位,此时雌蕊、聚合雄蕊和离生雄蕊的平均长度分别为0.73cm、0.57cm和0.50cm;雌雄蕊在不同的速度下生长,雄蕊较快;花药在旗瓣打开前12h左右散粉,柱头在旗瓣打开后具有可授性,因此该种为雄性先熟,旗瓣打开后早期花保持有雌雄异位的特性,这时柱头接受外来的花粉;而当开花后期花变色后不会再有传粉者的拜访,若花未被拜访过,则龙骨瓣内的花丝伸长并推动聚合雄蕊的9枚花药包围柱头,此时雌蕊、聚合雄蕊和离生雄蕊的平均长度分别为3.19cm、3.33cm和3.10cm,由于此时花粉具有活力且柱头有可授性,所以推断可能会发生自交,又通过人工授粉试验证明其具有异交与自交受精的能力。因此该种具有延迟自交机制,维持了繁殖保障。另外P/O值与杂交指数表明,该种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由此可知,在荒漠环境中,该种在传粉者数量多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异交,而当传粉者数量少时,又能以延迟自交进行繁殖保障,说明其繁育系统对荒漠环境所带来的传粉者限制有特殊的适应对策。3、传粉生物学:花具有黄色的旗瓣,蝶形,为传粉者提供报酬,属典型的蜜蜂传粉花的特性;传粉昆虫有两种腔条蜂(Anthophora atricilla Eversmann)和拟雄蜂(Psithyrus sp.),通常在早晨11:00与傍晚19:00的拜访频率最高,达到6次,昆虫拜访植株时,从基部向上对花序拜访,且不拜访旗瓣未打开的花;花在9:00开花后花快速泌蜜量,13:00左右的泌蜜量达到最大,14:00以后的泌蜜量逐渐减少,在19:00以后基本稳定,传粉者拜访时,花利用弹花机制将花粉弹射到昆虫身上。通过开花时间、泌蜜动态和传粉昆虫拜访频率,可见虽然荒漠环境常常影响传粉者对弯花黄芪的拜访,但该种仍然能以其稳定的传粉生物学特性有效的吸引传粉者进行异交,并能够有效的扩散出花粉,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4、结实结籽格局:花序中主要结实的位置在花序下部,第七朵花的结实率最高,达到40.00%,上部的结实数量较少,最高为20.00%。而第三朵花的结实率相对较小,仅为13.33%。结籽率也为果实基部较高,而在果实中部11处的结籽率最高。由此推断,这些特点与资源分配有关,而在花序中固定位置表现出结实率的一致性,可能是选择性败育造成的结果,结籽率在果实中间部位最高,可以解释为此处为避免虫食。推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为了有效的保证一些果实成熟扩散或避免虫食的影响,该种选择性的败育了一部分果实或种子,从而对种群的扩展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用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动脉触诊测心率、身体素质测试统计等方法,对健美操在我院的教学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的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
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其系统化,其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产生时期,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时期,从全国解放到“文革”前夕;成熟时期,“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
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新能源主要指风电等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但风电具有随机不确定性,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是实现
日本基内特系统公司与爱知工业大学共同开发了磁头直径10mm的超小型非接触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小型安全防卫器械等产品的检查。
文章试根据行业特点,对如何改革黄河系统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上进行一些探讨,以求能为对国家防汛及黄河事业的更大发展,做些有益的贡献。
问 (1)变频器拖动绞车在不同速度段重载运行。请问采用多大容量的变频器较合适?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内层血管与视网膜下积液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06月至2020年0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患者40例(41眼),记录其神经上皮层下积液的厚度、宽度,通过统计学分析上述指标与视网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