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组成生命最为重要的两类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对一切生命活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它的结构直接影响其功能;而蛋白质是生物体含量最丰富的高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有重要的功能和地位。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然而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它在食品和环境中的残留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危害己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物及其代谢物的高灵敏度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利用荧光技术、共振光散射技术、吸收光谱技术、圆二色谱技术、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快速、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综述了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以及共振光散射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分析应用的研究进展等。共引用文献193篇。 论文的第二部分中,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圆二色光谱法等方法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缩写为6-B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6-BA可以显著猝灭BSA的荧光,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6-BA与BSA的结合常数在293K、298K和308K时分别为2.4×104、2.6×104和3.1×104 L/mol,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结合位点。体系的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14.2 KJ/mol和132.1 J/(mol·K),说明6-BA与BSA之间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相互结合。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6-BA与BSA间的结合距离为2.99nm,能量转移效率为0.24。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表明,6-BA可以导致BSA构象发生改变。 论文的第三部分中,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寿命和圆二色光谱法等方法研究了6-糠氨基嘌呤(Kinetin,缩写为KT)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KT可以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其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其猝灭常数Ksv在288K和303K时分别为1.45×104和1.42×104 L/mol,Stern-Volmer曲线是两段相交于CKT=8.0×10-3mol/L的回归曲线,说明KT与BSA之间存在两类结合位点。数据处理及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低浓度KT-BSA(CKT<8.0×10-5mol/L)的结合主要是疏水作用,结合位点数约为1;较高浓度KT(CKT>8.0x10-mol/L)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与BSA结合,结合位点数3.7。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KT与BSA间的结合距离,紫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表明,KT的存在使BSA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论文的第四部分中,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α-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缩写为NAA)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光谱实验结果表明,DNA能使NAA的荧光强度猝灭,根据荧光强度变化和荧光猝灭公式求得NAA与DNA的荧光猝灭常数,荧光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其荧光猝灭是由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所致。黏度实验、热变性实验、离子强度等多种实验结果表明,NAA与DNA间的结合作用为部分插入式和沟槽式相结合。 论文的第五部分中,研究了在pH为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6-BA对纳米银-SDS体系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研究发现,6-BA的加入可以使nanoAg-SDS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大大增强,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6-BA的简单、灵敏的共振光散射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6-BA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在nanoAg-SDS-6-BA体系中,6-BA的线性范围为2.0x10-8-1.0×10-mol/L,检出限为2.8x10-9mol/L,该法已应用于合成样品中6-BA的定量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同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电导率测定技术,电势电泳技术等探讨了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的机理。 本论文的主要特点是: (1)本文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寿命和圆二色光谱等多种手段讨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和6-糠氨基嘌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丰富了农药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2)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与黏度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研究了NAA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3)研究了在pH为4.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6-BA对纳米银-SDS体系的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灵敏检测6-BA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多种实验手段对体系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高纯的单晶硅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池材料领域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单晶硅表面的化学修饰已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由于硅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开始。好的导入,或创设情境,或渲染氛围,或激发兴趣,或奠定基调,这犹如太极拳中的起势,看似凝立轻松,却在气定神闲中连绵不绝,一气呵成,为后续的展开作了铺
生物传感器由生物活性材料(酶、核酸、抗体/抗原等)与各类物理化学传感转换技术有机结合而组成,用于各种化学物质的分析和检测。近年来,安培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一直很活跃,而开发各种新型复合材料以实现酶分子的高效高活性固定作为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本学位论文简要综述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制备及其应用,并结合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和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基于研发新型复合材料构建新型高效酶生物传感器
对现有的几种不同高岭土煅烧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论述了影响煅烧高岭土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悬浮态高岭土煅烧工艺,并经试验研究得白度85%以上的煅烧高岭土产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织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
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它在宽广的温度和频率范围内保持低且稳定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工艺性能,这些性能使氰酸酯树脂拥有作为高性能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手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手性药物异构体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理活性及毒性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多数情况下两种对映体中仅有一种是有效的,而另一种则是无效甚至有害的。因此,如何有效获取光学纯化合物已成为药理学研究和制药工业亟待解决的紧要问题。除了传统的手性拆分法,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已成为目前获取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其中的一个挑战是能否实现不对称铜催化碳杂偶联反应,特别是铜催化的
7月2日,香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活动——“现代化之路:共和国七十年”展览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展览通过170件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和约40件香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