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型与幼稚型Nav1.5Na+通道变构体在神经损伤大鼠DRG神经元及轴突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Na+通道亚型在选择性神经损伤(SNI)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及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这些结构中总的Nav1.5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以及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DRG)神经元及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对TTX-R Na+电流起激活作用的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情况也进行了检测。  方法:  由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健康雄性SD大鼠共18只,周龄在8~10周左右,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两个组(SNI大鼠数量=12;对照组数量=6),保持12小时白/夜睡眠节律,水和食物自由获取,温度恒定(23±2℃)。本项研究获得了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遵守NIH指南中关于关怀和使用实验室动物的原则(NIH出版物No.80-23)。建立SNI大鼠模型。通过RT-PCR、DNA测序、限制性酶切技术、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亚型在选择性神经损伤(SNI)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及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水平对比。同时这些结构中总的Nav1.5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亦通过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进行了检测。此外,在DRG神经元及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对TTX-R Na+电流起激活作用的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情况在本项研究中也进行了检测。  结果:  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Na+通道变构体在大鼠DRG神经元中均有表达,且两者表达率为2.5∶1。在SNI大鼠模型中,幼稚型和成熟型Nav1.5Na+通道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50%左右。Nav1.5Na+通道的免疫反应性可以在DRG神经元的膜和胞浆中检测到。并且在小直径感觉神经元中Nav1.5Na+通道的免疫反应性要强于大的感觉神经元,包括髓鞘(施旺细胞)。总体而言,Nav1.5Na+通道的免疫反应性在轴突和髓鞘要弱于DRG神经元。与RT-PCR结果类似,Nav1.5的免疫组化结果也显示总的Nav1.5Na+通道蛋白在DRG神经元和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的表达水平下降。相反,PKC-γ在DRG神经元和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选择性神经损伤(SNI)中的表达上调增加了一倍。  结论:  成熟型和幼稚型Nav1.5Na+通道变构体mRNA和总蛋白在选择性神经损伤(SNI)疼痛大鼠模型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和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PKC-γ在选择性神经损伤(SNI)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和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这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炎后肝纤维化胆囊壁的厚度与肝纤维化的进展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同时研究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所得的弹性指数、门静脉宽度及部分生化指标与胆囊壁
山特作为铁路系统使用的资深品牌之一,凭借多年来的优良产品品质,优秀售后服务,获得各家使用单位的青睐,迄今已为新疆境内线路货运车辆轴温探测电力系统提供百余套山特UPS及
近年来,家用领域的显示设备与视频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4K平板电视普及、UHD超高清蓝光、HDR高动态范围与WCG广色域技术成为焦点,这些都促使专业的视频影像调校面临着全面
精功集团当家人向《新财经》记者解释为何在A股市场买壳、如何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旗下业务 Jing Gong Group, when his family to the “New Finance” reporter explained wh
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它绵延五千多年而仍具生命活力,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
近年来,人们发现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tensin system,RAS)中另一活性物质:肾素(前体)受体。目前人们克隆出两种肾素(前体)受体,一种是6-磷酸甘露糖/Ⅱ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采用HF方法和6-31G(d,p)基组,对C_4H_4N_2…2ClF复合物中的卤键作用进行研究,并讨论随着卤离子的加入,形成X~-…C_4H_4N_2…2ClF(X~-=F~-,Cl~-,Br~-)复合物之后,卤离子对该类
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文艺作品中,婴儿往往代表着希望、生命和纯真,总能引起美好的联想.有意思的是,先秦文献中也不乏婴儿的身影,成语“赤子之心”就出自于《孟子》.人们对儒家笔
期刊
目的:报告应用“非折叠植入法”的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在我院诊断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患者1例,对病例右眼行“非折叠植入法”的角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