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升温水平下气候变化预估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经历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深远影响,加剧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暖,2015年的《巴黎协定》提出了“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增幅控制在2℃以内,并尽最大可能限制升温幅度在1.5℃以内”这一目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世界银行于2012年发布了一份有关未来4℃全球变暖情景的特别报告,明确指出:当全球升温相对于工业化前达到4℃时,将会发生更多破纪录的热浪、洪水和严重干旱等极端事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利用国际耦合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eomparison Project Phase5,CMIP5)全球气候模式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下的数值试验,从信噪比(气候变化信号与气候系统噪音的比值)角度预估研究了不同升温水平下平均和极端气候的变化;并且,就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威胁较大的极端事件,进一步探究了极端事件变化与全球变暖强度之间的关联。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相对于工业革命前期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5℃时,中国年和季节增温都表现为由南向北加强,区域平均分别为1.8℃和1.6~2.1℃,其中冬季增温最强;年和季节温度的增幅均超过其自然内部变率,区域平均的年和季节温度信噪比分别为3.4和1.6~2.7。年和季节降水在青藏高原和中国北方增加,在华南减少,中国平均增加1%和0.1~5%;降水变化均小于自然内部变率,区域平均年和季节降水信噪比仅为0.1和0.01~0.2。在额外的0.5℃升温情景下,中国温度升高、降水总体增加。
  (2)根据39个CMIP5模式RCP8.5情景试验的中位数,4℃全球变暖发生在2084年,届时全球温度和极端暖事件明显增加,冷事件减少。年和季节温度信噪比在低纬较大,全球平均值分别为9.6和6.3~7.2;暖事件信噪比高值区出现在低纬,冷事件信噪比全球分布不均,全球平均的极端温度事件信噪比绝对值为2.0~8.7。降水和极端强降水事件主要在副热带减少,在高纬增幅较大并超过其自然内部变率;连续干日主要在副热带增加,但小于自然内部变率。全球平均的年和季节降水变化(信噪比)分别为5%和3~6%(0.5和0.3~0.4);强降水量、强降水天数、降水总量、最大5天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分别变化61%、58%、17%、16%和10%,信噪比分别为1.0、0.4、0.6、0.6和0.9;连续干日变化4%,信噪比为0.1。
  (3)在25个CMIP5模式的RCP8.5情景试验中,全球陆地和区域平均的冷夜、冷昼变化和全球平均的暖夜变化均与全球变暖强度呈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暖夜和暖昼分别仅在低纬和东南亚非线性增加;均表现为在全球变暖早期变化更快,在后期趋于平缓。冷夜、冷昼、暖夜和暖昼在低纬对全球变暖敏感性更大;最冷夜温度和最暖昼温度在中高纬敏感性较大;在敏感性较大的区域,模式离差亦偏大。全球陆地和区域平均的极端降水随全球变暖加剧而呈线性变化;不同指标对全球变暖强度的敏感性不同,且存在区域差异。极端强降水事件主要在高纬随全球变暖加剧线性增加,且敏感性较大;模式离差在低纬更大,且随升温加剧而模式间离差增大。
  (4)在2℃(4℃)全球升温水平下,相比于工业革命前期,全球陆地降水增加0.02%(3%),潜在蒸散发(PET)增加6%(15%),干燥度指数(降水与PET的比值,AI)减少0.1(0.2)。总体上,干旱在北半球高纬增加更明显,降水和PET亦是如此;冬季干旱化程度最强,夏季最弱。旱地扩张最大的是半干旱区,其次是干旱区,在2℃(4℃)全球升温时,其面积变化分别为4%(7%)和3%(4%)。分析表明,PET在北半球中纬和高纬对AI的变化起关键作用,降水主要在低纬起调控作用。PET对AI的贡献百分比随升温加剧而增加;热力因子对PET变化的贡献最大,全球变暖加剧,热力因子的贡献增加,动力因子的则减弱。与2℃相比,4℃升温水平下陆地系统和人类社会将遭受更严重的干旱。
其他文献
火山活动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气候变率的重要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当强火山爆发后,大量的硫化物气体注入平流层,并转化为硫化物气溶胶,其在平流层中吸收太阳短波辐射,造成平流层的增温和对流层的降温;同时,由于平流层中硫化物气溶胶的存在造成了多相反应的加速,还会引起平流层臭氧的损耗。对于超级火山爆发,其造成的全球影响会更为严重,尤其对于臭氧。同时,由于火山信号经常与El Ni(n)o-Southern Oscil
有机气溶胶(OA)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人体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当前有机气溶胶,特别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物理化学属性(如挥发性和氧化性等)和生成机制尚未完全厘清,进而导致数值模式对SOA的模拟存在严重低估。SOA还是有机气溶胶的主要成分,冬季对总有机气溶胶的贡献为30-50%,夏季则高达60-70%,而重污染期间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贡献量甚至与二次无机气溶胶(SIA)
临界转换往往会给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然而,基于现有的理论和技术,要准确地预测这样的临界转换是非常困难的。有意思的是,一些研究表明,多个不同类型的复杂系统在靠近临界点之前,出现了某些具有共性的特征。这表明临界转换并非无迹可寻,因此,基于此发展一些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信号是一条可行之路。针对目前临界转换早期预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预警信号的模型依赖性,本文开展了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新
学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中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气象灾害经济总损失的78%。因此,对极端降水和干旱变化的深入研究是当前国家的重大需求。目前围绕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等问题已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但是气候系统异常如何影响中国极端降水与高温干旱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在其变化中又起着多大的贡献等问题仍不清楚。因此,本论文利用多
学位
全球大气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模式是研究全球大气污染物跨界输送的重要工具,同时,它作为地球系统模式的大气气溶胶分支模式,为预测气候效应提供基础。IAP-AACM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大气化学传输模式,目前已完成在中科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中的耦合。本文首先对IAP-AACM不同化学机制和离线、在线版本模拟结果作了全面评估,以了解模式模拟大气化学物质时空变化的能力,明确模式已有能力和不足之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时特有的雨季。梅雨期以连阴雨天气为主,最大特点是雨季短,降雨量大;因此梅雨量的多寡直接关系着该地区的旱涝灾害。同时,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作为表征梅雨的重要参数,它们直接决定了梅雨期的长短,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梅雨量的多寡。因此深入分析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并对梅雨开始和结束日期提前进行有效的气候预测,不但具
学位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最根本的能量源,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变化的响应具有区域敏感性。在太阳活动对冬季太平洋气候的影响方面,以往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实际上,太阳信号在热带外北太平洋也有显著的表现,然而对于太阳活动对冬季北太平洋海气系统的影响,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冬季北太平洋地区强劲的西边界流、较强的大气斜压性、以及与西侧大陆之间较大的海陆热力差异,本文选取了三个能够代表冬季北
学位
东亚冬季风是北半球冬季最主要的环流系统,对东亚地区乃至北半球的天气气候都有强烈的影响。东亚冬季风低层最主要的特点是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之间有强烈的气压梯度,造成了东亚地区冬季近地面盛行北风。强的冬季风活动通常伴随高纬度地区干冷空气的入侵,造成温度骤降,有时带来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威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东亚冬季风的活动表现出多时间尺度的特点,除了天气尺度、年
ENSO是全球季节-年际尺度上最强的海气耦合动力系统,对全球短期气候变化有着重要作用。作为短期气候预测最强的信号,ENSO可预报性与集合预报一直是气候领域研究的重点。ENSO的可预报性与集合预报和动力系统误差非线性增长特征密切相关。但目前从误差多维非线性增长特征角度来研究ENSO可预报性与集合预报的系统性工作还比较少。而非线性Lyapunov方法作为描述动力系统误差非线性增长特征的理论,能够衡量误
氮(N)元素是大气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同时也是限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土壤氮转化过程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土壤氮库和生产力至关重要。高寒草甸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地类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不施肥高寒草甸外源氮的输入有限,土壤内部氮转化成为植物和微生物主要的氮素来源,对草地生产力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过度放牧导致草地氮素被大量移除,高寒草甸退化严重,鼢鼠鼠害加剧,鼢鼠挖掘和采食行为可能剧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