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小说互文性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onghai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到1987年是其初期创作阶段。因为刚起步,作品难免显得稚嫩,但作者竭力书写世界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1987年《塔铺》的诞生,让刘震云为人们所熟知,2002年《一腔废话》的完成为他创作的第二阶段画上了句号。在这一阶段,刘震云的创作步入正轨,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2003年《手机》的问世到如今是他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他对现实世界的书写也更加娴熟。后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刘震云从权力写到伦理,从伦理写到历史,从历史写到故乡,从故乡写到存在的不断探索姿态,这是刘震云对世界书写趋于成熟的表征。与此同时,刘震云小说文本与世界之间相互关联的互文线条也越来越明晰:纵向上贯通古今,横向上沟通中西,它们纵横交错的线条共同构成刘震云小说的互文性景观,为刘震云的小说敞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刘震云小说中表现出来的互文性现象加以梳理。其中呈现出来的历史叙述、反讽话语、权力书写、人性之思等无不与文学文本、社会文本发生着互文的关系,它们一起构筑了刘震云小说的互文性体系,展现出它特有的魅力。第二章对刘震云小说互文性特征进行探究,从而对其互文性内质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解。第三章从刘震云小说互文性的思想内涵着手,挖掘刘震云小说思想的皈依之所。第四章旨在挖掘刘震云小说互文性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刘震云小说的互文性对于作品本身的意义、对于作者的意义、对于读者的意义以及对当下文坛和中国文学的启示等。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涌动下,在世界文化机制的变革中,国人将如何坚守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学向何处进发?个体何处去寻找精神家园?这些都是刘震云小说的互文性留给我们需要深思并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A)小RNAphrs基因缺失株与回复株,观察phrs在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phrs缺失株PA27853Δphrs、回复株PA2
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构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多元性。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优秀文化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分。我国
6月14日晚,刚刚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苏剧《国鼎魂》在南京农业大学上演,本场演出也是今年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活动的收官演出。为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让青年学
报纸
叶梅的文学活动与中国新时期以来不断更迭的文学思潮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在创作中,她既主动呼应主流文学思潮的“教育”和规训,又试图以具有主体意识的话语体系冲破束缚,制
郭启农是我国地方现代戏创作中一位优秀的剧作家,属国家一级编剧,他的多部作品都荣获“优秀剧目奖”,如《唢呐泪》、《张小民》、《山妹》等。这些作品都是围绕着朴实的农民
在促进高职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倾向和行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倾向和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对高职学生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分析,都将
采用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问卷对内蒙古844名在校蒙汉大学生调查,结果表明:蒙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发展属于中等水平,各维度由高到低为灵性与超越、正直与勇气、智
<正>国家和社会应形成一种企盼、欢迎"首台首套",宽容"首台首套",鼎力支持"首台首套"的意识、舆论和氛围建设创新型国家,无论选择怎样的创新路径,都不能否认工程实践的基础性
“80后”文学的兴起在文坛上是一个奇特的现象,而“80后”作家们也一再成为研究者的探讨对象。从作品到作家本身,“80后”的有别于传统似乎从各方面都得以体现。其中,日本动
生物膜形成是微生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许多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和难以治疗的主要原因,微生物生物膜可以通过渗透限制,改变生物膜内外微环境,形成特殊的基因型等多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