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提拉缝合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ang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宫颈提拉缝合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对出血量、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术后ICU入住率、术后住院日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统计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终止妊娠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经腹超声凶险评分≥10分)病例共57例,对其基本临床资料及术中、术后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终止妊娠。根据手术止血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术中采用宫颈提拉缝合术的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非宫颈提拉缝合术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患者病史及治疗过程,回访患者补充相关信息,比较两组孕次、产次、年龄、本次终止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本次终止妊娠时间、术前超声凶险评分等一般情况及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术中子宫切除及术后住院时间、ICU住院率和总住院费用。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孕次、产次、年龄、本次终止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本次终止妊娠时间、术前超声凶险评分及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花费及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提拉缝合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中能取得较良好的止血效果,也能降低术后住院日、ICU入住率、子宫切除率,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其他文献
目的:对早发妊娠期糖尿病(Early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E-GDM)孕妇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于我院产检的孕妇1519例,首次就诊时间为孕4-12周,收集孕妇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次、产次、既往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受孕方式等;随
目的: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探讨PCOS心血管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能力。研究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的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1年就诊于我院的301例PCOS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在18-34周岁,并收集174例非PCOS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测定性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C反应蛋白、同型
目的:胎儿心脏横切面序列扫查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检出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但该流程忽略了上纵隔结构,易造成漏诊。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新的上纵隔六切面扫查流程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123例心脏正常胎儿和9例心脏异常胎儿。两名经验相同的超声医生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结合二维血流立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早产的阴式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的产程特点,有利于指导VBAC早产患者的产程处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收治的VBAC患者,其中129例早产VBAC产妇、163例足月VBAC产妇及71例阴式分娩的早产经产妇,分别将163例为足月VBAC产妇设为对照组A组
目的:建立中国东北地区双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数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共2513例,经过纳排标准,筛选出1275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ichorioninc diamniotic,DCDA)和144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双胎孕妇。所有孕妇均来自于中国东北地区。合并相关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研究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126例,其中病理回报: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54例、子宫内膜息肉52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20例。术后随访1-2年,分析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内膜厚度、BMI、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症或腺肌瘤、合并子宫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粘连复发的有效性、安全性,以指导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病房157例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所有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分别留置宫角型子宫支架(试验组1)、Foley球囊导尿管(试验组2)、宫内节育器(试验组3)或不留置任何装置(空白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行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术
目的: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特殊的病理类型,其临床表现与单纯性子宫内膜息肉类似。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主要方法主要有超声、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三种。文献报道中超声对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诊断率较低,而宫腔镜和诊断性刮宫虽然诊断率较高,但操作复杂,且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对受检者生理状态要求较高,因此探索一种非侵入性且诊断率较高的检查方式具有重要意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主观层面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全子宫切除前后手术操作本身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以及全子宫切除术后主要盆底障碍性疾病症状的发生率,为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相关指导及诊疗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因妇科良性疾病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盛京医院妇科泌尿盆底疾病病房,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40-55岁未绝经患者。共收集完整患者资料105例,其中
目的:探讨孕妇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收集2010-2019年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并诊断为肺栓塞的孕妇作为病例组(共42例),根据就诊时间及孕周按照1:4的比例匹配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未发生肺栓塞;采用巢氏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收集所有孕妇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史以及相关血清学检查;同时分析既往三种用于评估肺栓塞可能性的评分方法:Wells法,Geneva法以及Years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