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orist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源性动力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乡村学校地处偏远、发展滞后、工作生活环境差,很难吸引到教师,即使有教师来到乡村任教,也只是把在乡村任教当做进入城市学校的跳板,缺失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但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依然有一批乡村优秀教师留在乡村学校发光发热。他们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的留在乡村学校,支撑他们提升自身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是什么,从他们身上又可以得到哪些培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经验?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关注到了乡村教师,并对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研究。然而这些学者大多从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出发,忽略了乡村优秀教师这一群体。因此,探讨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价值,分析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培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建议,具有积极地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是指来源于乡村优秀教师自身的,使教师乡村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情感不断成熟的某种力量或者力量总和,具有主动性、持久性和波动性三个特征,在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它能够使教师保持持久的热情,抑制职业倦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加速教师专业成长;能够加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提高归属感,是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本文第二章基于勒温的场动力理论建构了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生成过程。追求“稳态”是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乡村优秀教师、乡村优秀教师所处的环境会产生目标,即一种平衡状态,但由于乡村优秀教师的心理和其所处的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新的目标就会产生,即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平衡状态被打破之后,乡村优秀教师会通过实现新的目标来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被激发。也就是说,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是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这一过程中生成的,这一过程包含三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即外界环境的刺激;二是生成阶段,即个体需求的引发;三是外显阶段,即合理目标的生成。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和《讲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两个活动中的乡村教师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影响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因素。影响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因素有多个,主要分为主体因素和外部因素。主体因素有情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具有乡村生活的个人经历;外部因素有具备主流价值观念的家庭成员、善良而质朴的村民和散发着人格魅力的乡村教师。在对乡村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探讨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内源性动力的建议。培养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需要内外部的双重保障。在外部保障方面,以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通过营造尊重乡村教师的社会风气,加强乡村教师的本土化培养和有效引导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层次需要等途径来提高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在内部支持方面,乡村教师是核心,乡村教师需要通过了解乡村学生,走近乡村社区和主动更新教师观念等途径来提高自身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
其他文献
时空建构是艺术家们对艺术内部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意识地、创造性地组织安排和建构时空的过程。时空建构是当代水墨画中至关重要的主题之一,本文对时空建构的视觉呈现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由不同形式观念而形成的个人风格,欣赏由构成要素与形式的组织结构而呈现的艺术品本身的视觉魅力。本文通过时空建构的角度,研究其不同的表现形态,梳理自己的创作脉络。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绘画时空建构进行说明、界定,阐述时空的概
随着我国社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英语口语能力尤其是交际会话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言技能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朗读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的能力;培养学生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鲁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在附录部分介绍部分韵律知识并要求学生掌握。此外,初中英语韵律教学面临许多挑战,人机对话已经成为中考听说考
学位
乔治·莫兰迪是意大利甚至在世界艺坛上都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艺术家。莫兰迪的静物画作品对西方绘画艺术界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他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以日常生活中一些非常平凡的瓶罐碗碟等物体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再通过对画面形式和色彩的独到见解和表现,将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非常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莫兰迪改变了西方传统绘画以人物作为主要创作对象为中心的艺术观念,就以静物画来说,莫兰迪也为西方以写实为主的传统静物油画创作
在中国画创作体系当中,儿童题材作为一种独立的创作内容,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工笔画的创作之中。在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儿童形象最初仅仅作为背景陪衬,出现在器皿、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艺术创作形式上。随着中国画创作技法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才作为专门的绘画题材在美术创作作品中大量出现。当今社会对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注更为普遍广泛,使得儿童题材绘画发展迅速,创作技法更加丰富,创作思想更加深入,创作形式更加成熟。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是英国17世纪杰出的文学家、政论家、教育家,在社会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杰出贡献。本文在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弥尔顿的诸多著作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弥尔顿的自由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探析。弥尔顿自由教育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学习广博的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心灵与精神的自由。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冲破17世纪英国经院哲学的藩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听力,作为理解性语言技能,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重要技能之一。然而,听力教学在大多数英语课堂中一直备受忽视,传统听力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在听力学习中,学生缺少与同学交流和讨论的机会,听力学习积极性不够,整体听力水平不高。学习共同体理论自上世纪以来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然而已有研究鲜少将学习共同体理论同英语听力教学结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保理业务快速发展,实践中出现了将尚未实际存在但将来可能存在的未来应收账款进行转让,以便获得融资的保理合同。《民法典》在合同编分则设专章对保理合同进行规定,并将现有或将有应收账款纳入保理合同转让的标的,承认了未来应收账款的可转让性。而应收账款的具体含义我国法律法规并未规定,“应收账款”属于会计术语,但法学学者们对其含义有不同理解,不同于权利质押中的应收账款包括贷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在中学阶段对于学生的能力与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类比指的是运用一种映射关系把当前的领域(源领域)连接到另一个领域(靶领域),类比是学习知识的基础,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可以通过类比进行解释与传递。类比法作为科学的教育方法应当在教学中被重视与运用起来。基于科学的教育方法的追求与视角,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多且包含较多抽象性知识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学会运用教学法,本文对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但能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弗兰德斯提出课堂互动分析技术——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能够定量分析课堂上具体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