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它可以为上肢手术提供完善的围手术期镇痛,并可以减少因镇静、镇痛药的使用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临床上施行臂丛神经阻滞时,可选择许多不同的入路.不同入路的阻滞范围和适应征存在差异,影响臂丛阻滞效果的因素也多种多样.此外,以往单纯依赖经验来实施和教授该阻滞的策略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新的技术和方法将取代原有的方法从而改善臂丛阻滞的效率和教学.为了更好地将臂丛神经阻滞技术运用于临床,首先,本文就各不同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范围和适应征进行描述,并用多因素的分析方法阐述影响腋路臂丛阻滞效果的因素,获取一个较为全面的印象,以期为临床实施该入路提供线索.此后,我们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对神经刺激器法(PNS法)和异感法(PAR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多点腋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时效、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为推广神经刺激器的应用提供依据.最后,我们把神经刺激器和实时B超2种技术结合起来用于锁骨下入路这一新的臂丛入路中,为今后开展锁骨下入路这一有效的入路做准备.结论: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选择要平衡手术部位、并发症的风险、麻醉医师的经验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肌间沟入路适用于肩部、锁骨及肘部外侧的手术;腋入路适用于前臂和手部的手术;锁骨上入路可适用于包括肘部、前臂以及手部的广泛范围的手术.考虑到锁骨上入路臂丛阻滞的气胸发生率较高的缺点,锁骨下入路和AXIS入路可以作为锁骨上入路的一种替代方法,其中锁骨下入路尤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B超定位的帮助下,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同样可以达到上肢广泛的阻滞范围,并避免气胸这一令人头痛的并发症.使用周围神经刺激器、引进多点注药的方法,尤其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腋路臂丛阻滞的效率和时效,其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异感定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