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性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一种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资本,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市场竞争的实践证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哪个企业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并能高效地加以利用,哪个企业就能在最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是企业获得人力资源优势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培训,不仅可以起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有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都十分重视,把员工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自觉地将其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核心。培训对于企业来说,不再被当作是一项支出,而是视为一种投资,这已是许多成功企业的共识。
D厂1956年建厂,属国有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不断深化,D厂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进行了企业内部工资调整,在收入上进一步拉开差距,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在企业管理上,完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强化经济责任制考核,持续加强和改进了企业的各项管理。在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选任、激励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逐步建成一支由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三类人才组成的企业人才队伍。然而,分析D厂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培训管理工作现状,与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相比、距离企业和员工的需求都有一定的差距。如:D厂的培训管理工作还未形成体系,管理中还存在着培训需求分析不完全、培训计划制定不系统、培训计划实施缺乏有效的保障、培训效果评估不到位等问题。D厂的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加以改善,势必会影响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影响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绩效的持续提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现有的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出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企业培训是指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技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目前,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培训体系的建设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有效地培训活动的开展要求企业必须构建科学高效地培训体系。一般来讲,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及培训效果评估四个阶段。
D厂的培训体系的在设计过程中坚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即:要注重与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相适应、与化工制造业的特点相适应,要坚持发挥D厂现有的内部培训优势,要善于抓住企业外部培训市场有利机会。在四项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员工培训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梳理,通过对D厂培训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计划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四个阶段出发,对D厂培训管理体系进行了再设计。
首先,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有效培训的前提和基础,培训工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部门要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三方面入手,利用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工具采集多方面信息,灵活运用绩效分析法等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找出理想状况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筛选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寻找因为及解决方法,明确培训需求,并将培训需求分析转化为具体的培训目标,落实在培训计划中。
其次,培训计划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人力资源部依据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项目和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一般包括整体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和具体项目计划等,培训计划要明确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三个层次的培训对象,要体现全员培训和重点培训的结合,长远培训和短期培训的结合。培训计划不是一经制定就不再改变,要做好培训计划的沟通和确认,要在实施的基础上进行检验和修订,确保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再次,培训计划实施是培训管理的重点和核心。确保企业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做好培训的组织、人员、制度、经费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培训组织机构和专兼职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培训的工作制度和流程,严格按预算使用培训经费,确保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推进。
最后,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的成果转换是衡量培训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在培训体系的构建中应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做好反应层、学习层的评估,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通过评估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正确合理的判断,并且能为下一轮培训提供重要依据,最终使培训成果转化为员工的职业行为和企业绩效。
在建立了培训管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D厂的培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赖于企业其他方面工作的有效跟进。要将培训管理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要营造有利于培训工作开展的企业内部环境,要将培训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其他政策配合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