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瘀”是中医学认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基础,本研究从“血瘀”出发,对腹腔镜确诊内异症患者术后应用活血化瘀方内服,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不同证型内异症患者外周血血清AQP1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以探讨本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对血清AQPl表达的影响,为今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方向。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抽取53例,根据中医临床证候差异,对纳入的患者按不同证型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热灼血瘀、肾虚血瘀四组。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填写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调查登记表。对不同证型组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活血化瘀方至BBT(基础体温)升高的第7天停药。观察治疗6个月经周期前后外周血血清AQPl水平、CA125水平、黄体中期E2水平的不同,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疼痛程度、伴随症状及舌脉变化),痛经程度的变化情况及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情况。成果:1.不同证型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痛经积分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5)。2.不同证型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痛经积分比较统计学上均有差异性(P<0.05)。不同证型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痛经疗效方面统计学上比较无差异(P>0.05),其显效者与AQP1变化水平及CA125变化水平均不存在线性相关(P>0.01)。3.肾虚血瘀组、气虚血瘀组、热灼血瘀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A125水平比较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气虚血瘀证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CA125水平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不同证型组CA125变化水平与AQP1变化水平不存在线性相关(P>0.01)。4.肾虚血瘀组及气虚血瘀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黄体中期E2水平比较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5),气滞血瘀组及热灼血瘀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黄体中期E2水平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不同证型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E2变化水平与AQP1的变化水平不存在线性相关(P>0.01)。5.不同证型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AQP1水平比较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5)。6.不同证型组患者治疗6个周期妊娠率、治疗3个周期妊娠率比较统计学上均无差异(P>0.05)。其妊娠结局与治疗前AQP1水平高低不存在线性关系(P>0.01)。结论:1.活血化瘀方可明显改善内异症患者中医证候、缓解痛经,并且不因证候群的不同而出现改善结果有所差异,其中中医证候明显改善、痛经情况明显改善的患者的结果与外周血AQP1及CA125的表达变化水平关系性不强,考虑AQP1及CA125在影响中医症候改善及缓解痛经方面作用较弱。2.CA125在Ⅰ-Ⅱ期EMT患者可表现为正常水平,诊断特异性不高,活血化瘀方对减低Ⅲ-Ⅳ期EMT患者外周血清CA125水平有明显作用,降低水平与证型无关。其治疗后降低水平与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AQP1表达变化水平无明显线性相关性,考虑AQP1与CA125作用机制不同,在临床诊治方面指导意义地位亦不同。3.活血化瘀方可一定降低EMT患者黄体中期E2水平的作用,对于肾虚血瘀组、气虚血瘀组效果更明显,可能与肾虚血瘀组及气虚血瘀组的患者AFS分期构成比有关。同时,治疗后黄体中期E2水平的下降并不是一单因素影响的结果,可能是腔镜手术破坏内异病灶与配合术后辩证使用活血化瘀方的综合影响所致。此外,黄体中期E2水平与AQP1变化水平相关性研究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矛盾,尚需进一步探讨。4.活血化瘀方可降低EMT患者外周血AQP1的表达,并不因患者的证型不同及AFS分期不同而出现降低水平的不同。5.活血化瘀方可使不同证型EMT不孕患者术后尽早受孕,而且对提高Ⅲ-Ⅳ期内异症患者的妊娠率效果较为明显。而治疗前AQP1的高低并不影响妊娠结局,不同证型组影响效果无差别,但其变化水平跟妊娠结局可能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