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径单壁碳纳米管端口结构及交叉连接的模拟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片卷成的无缝、中空的管状结构,并且具有很大的长度与直径的比率,可以看成准一维纳米材料。多壁碳纳米管可以由一层到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同中心单壁碳层结构组成,并且每层之间的距离约在0.34nm左右。由于独特的机械和电子特性,使得它在纳米电子学、电场效应晶体管、场发射装置等许多领域具有潜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上曾提出许多模型来解释碳纳米管的生长,关于碳纳米管生长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碳管在生长过程中是否一直保持开口状。本文采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和分析温度(1000K—3000K)对定长理想扶手、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端口变化趋势的影响。从模拟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温度提高易于使碳管端口封闭,温度在3000K下碳管端口已基本闭合,如要使碳管开口生长,应适当降低合成温度。而且端口封闭导致碳管能量的降低。此外,由于锯齿型碳管应力能比同口径扶手型碳管的应力能大,使得扶手型碳管比锯齿型碳管更容易形成端口封闭的结构,且锯齿型碳管端口的封闭结构出现相对较多的缺陷,甚至在3000K下会有少最碳原子从端口飞离碳管。最后,我们研究在一定的温度下两种垂直交叉的超细碳纳米管(3.0 (?))之间的结构变化,(4,0)—(4,0)和(4,0)—(2,2)之间的交叉连接是通过形成sp~3型碳碳键和断开碳管内某些碳碳键实现的,温度的升高加速他们连接的速度,而(2,2)—(2,2)没有出现连接的结构。
其他文献
BaxSr1-xTiO3(BST)材料作为纯的BaTiO3 和SrTiO3 的复合物,其性质是由两种材料综合决定。当量子顺电体SrTiO3 中掺入适当浓度的铁电体BaTiO3 时,将会引入铁电性,出现由杂质诱发
1965年Ashkin等人发现了光折变效应,迄今40年来它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课题。对连续光光折变效应物理机制的研究已推动了光折变材料在众多领域的应用,例如在光信息处理和光通信
从实用到艺术,从绿化、美化、净化、知识化到人文化,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一个巨大的隐性教育资源,行“无言之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言行和性情.rn一所学校,应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促进课堂高效.rn“小组合作
自1963年Slauterback首先从水螅刺细胞中发现微管(Microtubule,MT)以来,微管的研究已发展为细胞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人们通过对不同处理后MT的形态的观察和量的变化,解释了很多
简要地回顾了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特别阐述了高离化原子,因为高离化原子在实验物理、天体物理以及核物理中经常遇到,所以研究它们的性质可以促进相关的实验物理以及
尊重儿童自身的成长的特点,按照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其自然,儿童方能茁壮成长.rn八月十五,月色如水,我和兰漫步到市政府广场.我们边走边聊天,靠近政府广场那头,有一条小
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发言,形成思维的碰撞,有碰撞就有生成,课堂上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rn自主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相关信道环境下,在MIMO系统中采用快速天线选择方法的性能。首先,推导了在相关信道环境下,利用空间相关矩阵对收/发两端天线同时进行快速选择的准则与算法;其次,
本文研究了强子对撞机Tevatron和LHC上中性top-pion介子П0t的产生机制,信号主要来源于:П0t与第三代夸克的关联产生(ttП0t,bbП0t,-tcП0t);П0t与规范玻色子的关联产生(П0t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