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干旱响应及其尺度转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导致干旱频发,加剧水资源短缺矛盾,威胁粮食安全。提高干旱条件下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是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全球多点试验中WUE响应干旱的结果因区域、气候、作物、管理因素等存在较大异质性;同时传统农业WUE通常以蒸散发(ET)而非真实耗水量——蒸腾(T)作为参考标准,因而不能合理指导农业水资源管理。为此,本文首先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建立全球尺度干旱条件下作物WUE数据库,从作物类型、干旱类型、自然和管理因素等量化了作物WUE响应干旱的异质性来源;并以小麦为例,探讨了干旱条件下实现产量和WUE同步提升的宏观调控措施。通过厘清叶片和生态系统WUE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有效区分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C3和C4作物农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干旱条件下各作物WUE的全球数据库,量化了干旱和作物类型对WUE的变异。通过数据整合方法,筛选提取了全球837组WUE数据,建立了以自然和管理因素为主要影响变量的全球各作物WUE数据库。总体而言,干旱条件下作物产量降低26.4%,而WUE提高1.5%。47%的作物WUE表现为对干旱的正效应。除谷类作物外,果疏类、块茎类、豆科类以及油料类作物WUE均表现为对干旱的正效应。干旱条件下C3作物WUE提高4.5%,而C4作物WUE降低26.7%。干旱强度、持续时长以及发生时间是导致WUE变异的重要因素。短期干旱(<30天)以及营养生长阶段发生干旱降低作物WUE。建议根据作物自身抗旱特性因地种植或调整种植结构。(2)明确了干旱条件下引起作物WUE变异的自然和环境因素,定量了各因素对WUE变异的贡献度。区域、气候、土壤性质均是引起作物WUE变异的自然因素。优化的作物品种、灌溉以及良好的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气候的影响。土壤容重在1.3~1.5 g cm-3、有机质含量在10~20 g kg-1时发生干旱有助于提高作物WUE。灌溉、施肥、除草及覆膜等田间管理措施是引起干旱条件下作物WUE变异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田间管理措施对作物WUE的影响要高于自然因素。灌溉(29.3%)是干旱条件下影响WUE变异最主要的因素,土壤性质(包括质地、容重和有机质)共计解释WUE变异的30%,管理措施(施肥、覆膜、除草)共计解释WUE变异的21.5%。据此,建议在无灌水资源的干旱地区,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性质并兼顾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提高作物WUE。(3)识别了干旱条件下同步提高小麦产量和WUE的主控因子,提出了实现小麦产量和WUE共赢的优化策略。为排除作物和干旱类型对WUE异质性的干扰,探讨干旱对小麦WUE和产量影响的规律。基于全球381组数据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可实现小麦产量和WUE同步提升。在小麦WUE和产量双赢最大化且权衡最小化的目标区域,生育期总降水量<200 mm的地区多于>200 mm的地区,多年平均温度<9℃和>9℃的地区差异不显著。容重>1.35g cm-3(46.3%)的壤土(50.8%)和沙土(50.0%)所占比例较多。亏缺灌溉有助于同步提高小麦产量和WUE,但需特别考虑灌溉方法。亏缺灌水量不宜低于充分灌水量的60%。畦灌、沟灌相较于滴灌、喷灌更适合实施亏缺灌溉。当相对灌水量为充分灌水量的79%时,小麦WUE达到最大。(4)通过量化叶片和生态尺度WUE关系,建立了有效区分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新方法,为合理指导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参考。基于叶片和生态系统WUE关系,建立了生态系统蒸散发分离新方法。利用极端干旱区液流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在旱区应用的可靠性。在全球25个通量站点的应用及与不同方法对比证实了该方法在全球通量观测站点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将建立的新方法应用到不同环境和管理的C3和C4农田生态系统,并与其他2种基于WUE的蒸散发分离方法(Z16和N18)作对比。结果表明,玉米初级生产力明显高于大豆,ET因不同耕作方式(单作/轮作)和土壤水分条件(湿地/旱区雨养/旱区灌溉)存在差异。3种方法估算大豆和玉米T的季节特征一致,但T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其直接原因在于5种WUE季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建议以作物各生长阶段实时耗水量(即作物蒸腾)为依据的WUE对农业高效节水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全球尺度干旱条件下作物WUE的数据库,定量作物类型、干旱类型、自然和管理因素的异质性来源,并分析了干旱条件下同步提升产量和WUE的宏观调控措施。量化了叶片和生态系统WUE的关系,建立了有效分离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新方法,为旱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提高粮食产量以及品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由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这三个要素决定。其中遗传率最高的是粒重,受粒形以及灌浆程度影响。因此粒形,包括粒长、粒宽和粒厚,是重要的产量性状。根据国家标准,籼稻优质大米的国家标准是长宽比大于2.8,粒形同样也是重要的品质性状。阐明粒形的遗传基础以及分子机理有利于改良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育种提供更多的思路以及基因资源。GS3
学位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药用菌,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二型态真菌。二型态是指在环境因素的诱导下真菌能在菌丝态和酵母态之间发生可逆互变的现象。一直以来,致病二型态真菌的形态转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对二型态的研究可以为真核生物的致病机理、细胞分化、致病菌的控制等方面提供思路。G蛋白是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号调节蛋白,由α、β、γ三个不同的亚基组成,调控生物
学位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喜温植物,其生长和发育各个阶段均可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植物,研究番茄在低温应答中的调控机制,以及挖掘抗寒相关的QTLs和基因,开发分子标记选育抗寒新品种,对番茄遗传改良和提高抗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从抗寒相关芯片结果中发掘与抗寒相关的基因ShCIGT,对番茄中的GT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学位
开花是种子植物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阶段。柑橘是世界上第一大果树,大部分柑橘品种童期长,遗传背景复杂,极大地阻碍了柑橘的育种进程和一些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柑橘花发育的内在机制,对于缩短柑橘的童期、提高育种效率及农艺性状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前期对普通枳和早实枳转录组测序数据表明MADS-box和一些MYB基因参与成花转变,
学位
除虫菊(Tanacetum cinerariifolium,syn.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兼具观赏植物和经济作物多重用途,尤其以产生安全无毒,环境友好的天然杀虫剂除虫菊酯而著称,其天然产品供不应求。除虫菊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除虫菊酯产品的提取工艺上,而除虫菊植物中的除虫菊酯合成代谢途径及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尚不清楚。菊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Ch
学位
玉米叶部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如玉米南方锈病和大斑病。玉米南方锈病是玉米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气传病害,发病范围广,危害严重。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菌(Setosphaeria turcica)引起的世界性病害,由于品种抗性丧失,病原菌群体小种变异,大斑病发病率日趋严重,目前仍是生产上不可忽视的叶部病害。玉米病害不仅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而且影响玉米籽粒的品质,是制约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侧生分生组织的发育决定了水稻的株型和穗型进而决定着水稻的产量。LAX1(LAX Panicle1)作为水稻穗侧生分生组织发育的关键基因,其参与调控的分子网络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LAX1的表达时空性和转录活性是如何控制穗侧生分生组织发育方面知之甚少。本研究鉴定了一个稀穗突变体dlb1-D(defecti
学位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导致的一种细菌性的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为猪地方流行性肺炎,主要表现出气喘、生长缓慢和养殖周期过长的症状。从2014年至今,藏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的爆发已经多次引起重大经济损失,由于散养藏猪未接种而规模化养殖藏猪疫苗接种率低,并且很可能是由于疫苗的特异性不强,该病一直未得到有效防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
学位
农民合作社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在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中发挥关键作用,政府近年来逐步全面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但与之形成较大反差的是,农民合作社非规范运行现象十分严重,发生在合作社产权关系、组织管理、利润分配的各运行环节,不仅限制其促进小农经济现代化的功能发挥,降低了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实效,也对合作社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探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
学位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时间的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就,但农技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依然存在,这一问题在公益性农技服务中更为突出。农技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改善农技服务供需匹配状况,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影响公益性农技服务供需状况的诸多因素中,农户需求表达尤为关键,其不仅是了解农户需求信息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户获得公益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