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基因组印记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例如哺乳动物)中单等位基因表达的现象,是表观遗传学调控的经典生物学事件之一。其在调控胚胎发育、新陈代谢、疾病发生与精神异常等方面起至关重要作用。过去几十年,已经有众多研究工作对基因组印记进行了探讨。然而到目前为止,非近交系物种的基因组印记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一直以来,DNA甲基化被认为是调控基因印记的唯一机制。直到最近研究表明,在啮齿类动物(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母源特异性H3K27me3修饰导致部分父源偏好性基因(paternal-biasedly expressed genes,PEGs)特异性表达。然而,这种新发现的机制是否保守存在于灵长类中,尚未可知。基因组印记对于胚胎、胎盘和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通常,父源表达的印记基因对胚胎发育起正调控作用,而母源表达的印记基因则相反。此外,最近研究表明,基因组印记与体细胞核移植动物发育率之间关系密切。其中,H3K27me3介导的非经典基因组印记异常是克隆小鼠胎盘过度生长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灵长类基因组印记研究相对滞后,克隆猴发育能力较低是否与印记基因有关目前尚不清楚。因缺乏合适的研究手段,灵长类基因组印记相关研究工作一直以来进展相对缓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缺乏有效方法,能够对非近交系动物(如灵长类)的父、母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进行区分。尽管最近研究表明,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分析可对人体组织中甲基化差异区(DMRs,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进行从头鉴定,而这样的方法往往需要整合来源于不同个体的成百上千份DNA甲基组数据才能实现。因具有实验成本高昂、实验材料难以获得等特点,上述分析方法很难被广泛应用于非近交系动物基因组印记研究。单性胚胎是研究基因组印记的重要材料。而由于伦理限制,人类单性胚胎具有难以获取和数量稀缺的特点。非人灵长类是研究人类胚胎发育和疾病发生最理想的动物模型。因此,本项研究工作首先对食蟹猴单性胚胎的转录组、DNA甲基组以及H3K27me3组蛋白修饰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小鼠不同,猴早期胚胎中母源印记主要调控机制为DNA甲基化修饰而非H3K27me3。为了克服分析方法上的障碍,本研究进一步利用已知小鼠数据,开发了两种精准且高效的亲源甲基化差异区(g DMRs,germline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鉴定方法,分别为“基于不同组织测序读数且无需SNP的DMRs鉴定法(TARSII,tissue-associated,reads-based,SNP-fre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mprint-DMRs)”和“基于测序读数中Cp G岛分布情况且无需SNP的DMRs鉴定法(CARSII,Cp G-island-associated,reads-based,SNP-free method for identifying imprint-DMRs)”。这两种方法并不依赖于SNP分析,只需要利用少数不同成体组织的DNA甲基化测序数据,即可鉴定出体细胞组织中的g DMRs(通过TARSII分析)或某一特定组织中的g DMRs(通过CARSII分析)。利用上述两个方法,本项研究成功揭露了灵长类基因组印记在早期胚胎与成体组织间、胚胎本体与胚外组织之间的差异。更有趣的是,相对于胚胎本体组织,灵长类胎盘倾向保留更多亲源印记。通过比较野生型胎盘、克隆猴胎盘和体细胞组织中保留的g DMRs发现,克隆猴胎盘的基因组印记模式更接近于体细胞组织,且丢失了大部分野生型胎盘本该有的印记。此外,胎盘特异性印记基因在克隆猴胎盘中也异常表达。克隆猴胎盘的这种基因印记缺陷,很有可能最终影响了克隆猴胎儿的发育潜能和出生能力。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发了两种不依赖于SNP的基因组印记区域鉴定方法,并进一步利用这两种方法分析了灵长类早期胚胎到成体组织细胞中基因印记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相对于早期胚胎和胎盘,成体组织细胞保留了更少的母源印记。然而体细胞中这些被抹去的母源印记,并不能通过重编程(如核移植技术)在胎盘组织中重新被建立,最终导致灵长类核移植胎盘呈现出严重的基因组印记缺陷。这为灵长类核移植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提高灵长类克隆动物效率带来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新型装配高延性混凝土叠合楼板是一种由冷弯薄壁型钢与高延性混凝土板连接形成的预制带组合肋底板叠合现浇面层形成的一种楼面板。预制带组合肋底板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材料(PVA-ECC)制作,并在组合肋上嵌入或钉接一对冷弯薄壁型钢,预制带组合肋底板肋部预留孔洞,可放置横向穿孔钢筋,最后现浇混凝土层形成叠合楼板,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节约材料、施工简便等优点。与传统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预
学位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因其优良药用价值,在我国中药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三七根土分离困难,使得三七收获过程中,存在筛净率低、伤七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械化收获三七的效率与质量,制约了三七收获机械化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三七根土分离机理研究分析,揭示土壤粘附特性,探究高效根土分离方式。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七机械化收获工作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51865023)”,
学位
建筑物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轮廓线的精确提取能为城市空间规划、建筑物三维模型建立以及地图制图等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传统提取轮廓方法采用目视解译或通过计算辅助半自动化提取,提取过程中具有较多约束条件,耗时耗力,较难获取图像高层次的特征信息。此外,现阶段已有研究主要顾及建筑物外部轮廓线,对建筑物内部轮廓线考虑较少。近年来,深度学习取得快速发展,因其具有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在图像分割、目标识
学位
三七是我国重要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同时也是云南省著名的道地药材,我国三七原材料98%左右来源自云南省,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中药材三七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但是三七机械化播种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人工播种占主流,这不仅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作业质量低,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三七播种且可以实现精密播种的农业机械势在必行,根据云南省三七为荫棚种植且三七种子流动性差、易受
学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各大城市的地铁建设尤为迅速,在建设过程中地下工程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包括周边建筑物受损、地基沉降和支护结构失稳等问题。而把试验得到的数据带入到模型计算,发现与监测结果相差较大,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有很多,而岩土参数则是影响较大的因素。岩土参数虽可通过室内试验或者原位试验测得,但由于受尺寸效应、土岩扰动和试验误差等影响,使得试验数据参数与真实值有所偏差
学位
全球变暖将降低作物产量,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造成的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改变了生物原有的空间生活模式,一些物种预计将增加或减少其地理分布以应对气候变化。因此,了解物种分布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优先问题。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产量、消费量和经济价值方面均居首位。云南省是我国小粒咖啡出口产量和种植规模最大的基地,种植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95%以上。
学位
作为中国特有的药材,三七为云南省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三七对灌水量较为敏感,水分的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三七的生长和品质,因此,作为制定三七灌溉决策的重要指标,参考作物蒸散量(ET0)成为探索三七需水量的关键。本文利用云南省泸西县三七栽培基地设施内波文比仪器采集的气象数据和当地国家气象站的气象数据(2018年至2019年),基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三七栽培设施内外ET0的主要气象因子,探索了利用设
学位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隆升模式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的地形演化密切相关。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川西北地块一直都是地质工作者们公认的了解高原构造隆升和地表演化的完美区域。对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变形机制的问题,目前存在两种主流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刚性块体侧向挤出模型”和“下地壳管道流模型”。其中,“刚性块体侧向挤出模型”强调构造变形与应力的积累存在于块体边界的大型走滑断裂上,而“下地壳
学位
应力发光是指材料响应外界机械刺激而发光的过程,由于其优异特性,例如拉伸性、远距性、应力分布、多模态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等,在应力传感、电子签名和智能穿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应力发光材料的智能操纵是实现各种新兴实际应用的关键,然而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对应力发光材料的研究侧重于团聚的微米级别的荧光粉,针对于单分散的纳米颗粒实现应力发光的设计理念及性能研究仍无定论。本文以实现纳米颗粒应力发光为导向,采用
学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作为一种新型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表形变监测,并取得了显著性效果。但随着SAR卫星数量增加、影像宽幅加大、重访周期缩短以及长时间的积累,目前SAR数据存档量达到PB级以上。一方面,丰富的SAR数据可以更精确地获取长时序、大范围地表形变信息;另一方面,海量SAR数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