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新生儿的发病率为10-12%,系真性血管肿瘤,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和血管异常生成为特点。好发于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和躯干。女婴较男婴为多,比率为2-5:1。Mulliken根据血管瘤组织学特点将其病程分为三个时期:增生期、消退期和消退完全期。增生期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大量堆积,基底膜增厚分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周细胞等聚集。在消退期,内皮细胞的更新减慢,细胞实质逐渐被纤维脂肪组织所代替。在消退完成期,纤维脂肪组织进一步在血管内沉积。85-90%的婴幼儿血管瘤可自行消退,这是血管瘤与其他良性肿瘤的最大区别。但消退过程漫长,一般可持续至约10岁,消退过程中因其生长部位、体积及肿块的生长速度等不同常影响患儿容貌、功能及心理,且大多数遗留各种畸形,如位于气道的瘤体常压迫气管而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少数瘤体体积过大的血管瘤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引起患儿心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生长速度过快的血管瘤往往出现皮肤破溃、出血并引起明显的疼痛,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因此,对于婴幼儿血管瘤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了糖皮质激素、激光、同位素、冷冻疗法、干扰素、手术治疗等等。这些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从而限制他们在临床上的应用。2008年,法国Bordeaux儿童医院的Leaute—Labreze在使用普萘洛尔治疗1例伴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血管瘤患儿和1例伴心输出量增加的血管瘤患儿时,意外地发现血管瘤体积萎缩变小,表面皮肤张力变小,质地变软,颜色变浅。之后在征得患儿父母同意的前提下,他们对其他9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同样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所有患儿用药24小时后均出现了血管瘤颜色变浅,质地变软,之后瘤体范围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上,这种新治疗方法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先河,报道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后,又有许多专家、学者相继报道了应用此方法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均取得较好疗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确切、患儿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普萘洛尔是非选择性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能竞争性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普萘洛尔通常在心内科用于治疗高血压、室上性心动过速、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疾病,而在儿科用于治疗心脏疾病或者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普萘洛尔已经在临床上运用了40多年,长时间的临床使用证实了其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但是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作用机制至今还不甚明了。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生们试图找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体作用机制,但临床上婴幼儿随访性较差,又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无法运用实验方法进行跟踪。我们建立动物模型,利用实验方法探索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可能作用机制,并通过了解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研究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作用机制,以便临床上更好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第一部分:人体血管瘤组织来源于一例2个月男性患儿,为右颈部皮肤及皮下血管瘤,家属诉近期生长迅速,面积约2.3cm×2.1cm,未经任何治疗。在无菌条件下手术切除人体血管瘤标本,部分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剩余部分去除脂肪纤维组织立即置入0-4℃细胞培养液中保存,送至动物实验中心。超净工作台,将血管瘤组织块切成3mm×4mm×5mm小块,备用。BALB/nu/nu裸小鼠10只,鼠龄5-6周,雌雄不限,体重20g左右。2.5%戊巴比妥钠45mg/kg腹腔注射麻醉裸小鼠,裸鼠麻醉起效后,经皮肤切口将血管瘤组织置于颈背部皮下,每只4处,无需缝合,手术需1小时内完成。动物模型建立后任其自然生长,分别于14天、21天、28天、35天、42天、49天、56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最大直径a及横径b,根据公式V=π/6ab2估算肿瘤体积变化。于第30天、60天各取4个标本,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CD3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染色,观察各项指标。第二部分:1、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激光整形中心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09月门诊及住院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共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为52天~10个月,平均年龄4.5个月。体重5.1~8.6kg,平均7.9kg其中头面部6例、颈部2例、四肢1例、背部1例。瘤体面积:最大5cm×4cm、最小1.0cm×0.6cm。患儿均未采取过任何其他治疗手段,且健康状况良好,无遗传病、传染病等病史。分别在患儿口服前、服药后1个月、服药后3个月及服药后半年的时间点用直径为2mm的皮肤环钻取得血管瘤瘤体组织标本,当即用甲醛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保存。将标本相应分为服药前组、服药后1个月、服药后3个月及服药后半年组。2、将各组织块常规切片后行HE染色及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染色。切片时注意纵切组织块以确保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由表皮至皮下血管瘤组织各层组织。HE染色后的组织切片可以观察组织的基本结构。各个标本都检测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表达。其中CD31是常用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物,通过检测CD31以观察血管瘤瘤体组织中的血管密度。每张切片在高倍镜下(20×10、40×10)观察。3、组织切片染色后显微镜(为Olympus公司生产型号为BX-51的正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且运用电脑数字软件(Image-pro plus.Version6.3.1.542)捕捉标记了VEGF、VEGFR、CD31的组织切片图像及测量积分光密度值。结果:第一部分:人体血管瘤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血管瘤病理变化,CD31、GLUT1染色结果均为强阳性。血管瘤组织标本植入裸鼠皮下7-10天伤口逐渐愈合,但由于切口未缝合,部分组织块移位,暴露于切口处。10-20天组织块无明显变化,21天开始逐渐缩小,60天时裸鼠颈背部皮肤表面平坦,已观察不到组织块,但可触及。于第30天及60天切取标本进行HE染色,表现为移植血管瘤纤维化病理特点,血管瘤并未生长,CD31、Glutl染色结果阴性,动物模型建立失败。第二部分: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观察,口服普萘洛尔半年后,患儿血管瘤体积缩小,颜色变淡,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期间,有一例患儿出现轻微腹泻,未给予任何干预治疗2天后患儿自行好转。HE染色可见从表皮至皮下的血管瘤瘤体组织等全层结构及瘤体变化过程,显示瘤体逐渐萎缩变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31标记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膜上,可观察血管密度,服药前与服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血管密度逐渐减小,差异明显。即血管瘤瘤体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逐渐下降。服药前婴幼儿血管瘤瘤体中的VEGF、VEGFR表达强度与服药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的表达强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服药后VEGF、VEGFR表达强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服药三个月与半年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1、建立婴幼儿血管瘤动物模型必需具备适宜的供体、受体,选取多部位种植,并根据多年来对血管瘤的认识,建立其适宜生长的条件,如雌激素。2、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作用机制通过降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抑制血管生长,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使血管瘤缩小,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其他文献
迈克菲公司(McAfee)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旨在解决复杂的网络访问控制(NAC)问题的统一方法。迈克菲的统一安全访问(Unified Secure Access)方法把终端和网络安全与访问控制和法规遵从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老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探讨老年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对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创建于1951年,座落于古城宣化钟楼东北角,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省级综合医院,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现有病床400张,在职职工520人
目的研究人参Panax ginseng茎叶总皂苷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人参茎叶总
概述了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阐述了质量管理在精益生产中地位和作用,介绍了在精益生产中强化质量管理的一些基本方法.
酪氨酸激酶(jauns kinase,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途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JAK/STAT途径被认为是一种研究多种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苜蓿群体数量特征对草产量的通径分析,得出各因子对苜蓿草产量的相关程度排序为:叶占整株比例>植株高度>分枝数,而直接作用力的影响为:叶占整株比例>分枝数>植株
对钻孔灌浆法加固小煤窑采空区路基、提高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新生儿护理是产科和新生儿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生儿免疫力差,预防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新生儿出生后脐带残段,鼻孔、皮肤、肛门等开始有细菌繁殖,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如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