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沉积条件下微生物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y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沉积是陆地表面分布最广的土地退化形式之一,对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深远的影响。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50亿吨农田土壤在侵蚀作用驱动下发生了空间重新分布,其中约70%–90%的土壤沉积在了地势低洼的地带。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土壤作为微生物的栖息地,其环境条件在侵蚀-沉积过程中的变化可引发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乃至群落稳定性的转变。然而,土壤微生物对侵蚀-沉积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明确土壤侵蚀-沉积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将有助于理解土壤侵蚀-沉积对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5°、10°和20°三个坡度的侵蚀区,并在每个侵蚀区底端连接沉积区来模拟完整的侵蚀-沉积地貌。在5年试验期间(2015–2019年),除监测天然降雨情况下径流和泥沙在侵蚀区和沉积区之间的重新分布情况外,还对侵蚀区和沉积区的土壤温度、水分和土壤CO2排放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并采取侵蚀区和沉积区的土壤样品于室内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微生物胞外酶活性以及基本土壤化学性状。此外,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测定侵蚀泥沙中的颗粒组成、有机质官能团和微生物群落。在获取上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土壤侵蚀过程中泥沙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3)侵蚀-沉积系统中土壤CO2排放总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如下:1)就细菌而言,其香农指数、群落组成和群落稳定性均在侵蚀区和沉积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20°沉积区细菌香农指数较侵蚀区显著提高13.3%;侵蚀区和沉积区细菌群落组成显著不同;同时,相比侵蚀区,沉积区细菌网络关系更复杂,群落结构更稳定。此外,随坡度增大,侵蚀区和沉积区细菌香农指数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相比5°侵蚀区,10°和20°侵蚀区细菌香农指数没有变化,但10°和20°的沉积区细菌香农指数较5°沉积区显著升高1.6%–2.6%。就真菌而言,其丰富度、群落组成、营养型类群相对丰度和群落稳定性均在侵蚀区和沉积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20°沉积区真菌丰富度较侵蚀区显著升高43.9%;真菌群落组成在侵蚀区和沉积区之间差异显著;相比侵蚀区,沉积区腐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降低43%,但病原营养型真菌相对丰度升高一倍以上;同时,沉积区真菌网络关系较侵蚀区更复杂、群落更稳定。另外,随着坡度增大,侵蚀区真菌丰富度显著降低,而沉积区真菌丰富度没有改变。侵蚀区和沉积区细菌群落变化主要与土壤水分、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pH和土壤有机碳有关,但真菌群落则主要受土壤水分、pH、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和粘粒含量的影响。2)土壤侵蚀过程中,泥沙颗粒组成改变了泥沙中微生物香农指数和种间关系。相比5°坡,10°和20°坡的泥沙中的细菌香农指数分别提高6.4%和3.8%。与细菌不同,相比5°坡,10°坡的泥沙中的真菌香农指数无变化,而20°香农指数降低15.4%。随坡度增大,泥沙颗粒组成中<0.053 mm的颗粒减少,细菌网络关系越来越复杂,群落稳定性提高;相反,真菌网络关系趋于简单且群落稳定性降低。泥沙中细菌群落变化主要与<0.053 mm的泥沙颗粒微生物和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相关;真菌群落除受有机质稳定性影响外,<0.053 mm和0.053–0.25 mm的颗粒微生物是另一重要影响因子。3)相比侵蚀区,沉积区累积土壤CO2排放通量显著提高,5°、10°和20°的增幅分别为0.4%–16.7%,20.1%–32.6%和31.9%–51.5%。深入评价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CO2排放的综合影响发现:随着坡度增大,整个侵蚀-沉积系统中土壤CO2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相比5°侵蚀-沉积系统(1640-2006 g CO2-C y-1),10°和20°侵蚀-沉积系统中土壤CO2排放总量分别降低了17.3%-187.7%和122.7%-198.6%。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与土壤CO2排放通量显著正相关,是影响侵蚀-沉积系统中土壤CO2排放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土壤侵蚀-沉积过程中,径流和泥沙迁移引起的土壤水分,有机碳和矿质元素等空间变化也是影响土壤CO2排放总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系统揭示了径流和泥沙迁移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元素空间重分布对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继而导致微生物在调控土壤碳排放方面的生态功能的转变。明确了土壤侵蚀过程中泥沙颗粒组成变化对泥沙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系统评价侵蚀-沉积地貌中微生物群落及其生态功能的分布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应综合考虑土壤微生物在侵蚀、泥沙迁移和沉积等不同水力侵蚀阶段的复杂变化特征,并将微生物在调控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方面的生态功能纳入研究范围,以准确评估土壤侵蚀-沉积引起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可能对陆地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十余年,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早已经被移动互联网产品重度渗透。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明显放缓,直接导致流量红利和人口红利结束。互联网巨头之间存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这两年大环境受反垄断等政策影响,互联网平台被分级管理,传统的竞争模式已经走不通,如何立足于未来复杂的竞争环境寻找企业增长点成为互联网平台的重要议题。各大社交平台亦是如此,短视频、直播社交平台强势地从传统社
期刊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汽车动力转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汽车转向行业的技术进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已逐步应用于中小型乘用车领域,并大大改善了车辆的转向性能,但在需要较大助力转矩的中重型客货商用车领域,仍然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还尚未普及应用。本文着眼于商用车大助力转矩的需求及商用车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与之匹配的能应用于中重型商用大车的行星齿轮式纯电动助力转向器。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各项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植被与水土资源的矛盾也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产生潜在影响。在植被恢复和全球变化背景下,深入解析该区典型森林群落和主要建群种的水分利用特点及其对干旱的适应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两典型森林群落(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刺槐人工林)和主要树种(辽东栎、侧柏、山杏
地表蒸散(亦称“蒸散发”、“蒸腾蒸发”,或笼统地称为“蒸发”,简称E)是连接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纽带,也是把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相关联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陆气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蒸散的准确估算成为一个难点。广义蒸散互补关系因其严格的物理边界条件和仅需要常规气象数据,不需要复杂下垫面信息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过去几十年来,黄土高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其它水保工程,水文过程变化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作为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形式,是我国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其中,工程堆积体是侵蚀最严重的地貌单元之一。然而,已有对堆积体土壤侵蚀的研究不仅简化了所含砾石特征,未能完整反映砾石在侵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还忽略了坡面微地形、结构体等对堆积体土壤流失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本论文以陕西关中地区重壤质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野外定位观测、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研究砾石、雨强、结构
土壤碳氮水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生源要素之一,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限制性土壤资源,土壤碳氮水的可利用性是该区生态建设成效的关键。因此,理解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氮水变化动态、耦合关系及恢复力是明确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需求及生态学前沿问题,以退耕后恢复生态系统(人工乔木、人工灌木、撂荒草地)为
基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针对黄土高原及广大无砂石料地区工程建设面临的砂石料开采环境成本高、弃土弃渣难以利用且传统土壤固化材料固土性能亟待提升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同时减少因开山取石、挖河淘沙等对环境的危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纳米土壤固化剂N-MBER。通过室内力学试验与野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观测手段,明晰了纳米土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较低的生物多样性。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进行了诸多以增加植被覆盖为目标的生态措施。其中,因地制宜增加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是增加人民收入、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举措。苹果作为该地区重要的特色经济林果,目前的适宜性研究往往局限于县市,立足大尺度模拟的尝试相对较少,尤其是未来的分布
全球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对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产生的巨大影响,已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并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北方温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对气候变化敏感、碳收支年际波动大等特点,在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草地生产力和碳氮磷等元素对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并对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影响。以前关于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氮磷特征影响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单个站点,
以气候系统变暖和降水格局(降水量、降水间隔、降水季节分布和降水年际变异)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其中,降水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人工林作为黄土高原主要植被类型,在调节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下植被是刺槐人工林的重要组分,具有涵养水源、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