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结合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主义观点,阐述了翻译是建立在人们对世界的体验基础之上的。由于人类生理结构和生存环境的相似,人类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模式也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因此作为人类认知和体验互动结果的语言也注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就成为翻译的认知基础。汉英两种语言在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中国古诗的特征和英语诗歌差别尤其显著,它们之所以能够互译从宏观层面上看是根源于人们体验的相似性。但同时从微观层面上看,翻译又是以具有不同体验背景的认知主体(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多重互动为基础,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对认知趋同度小的语言文化等现象译者则需要把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因素都考虑在内,以使译文能够尽量在其读者身上产生类似于原文的效果。
然后本文运用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理论探讨了古诗翻译过程所体现出的译者的思维规律。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将事物进行切分、形成概念进而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范畴是以原型为中心建立的,而原型在人们进行范畴化的思维过程中又具有认知参照的功能。在等级上,范畴又有基本层次范畴和上谓、下谓范畴之分。基本层次范畴在人们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比上、下谓范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由于汉英文化、概念等的差异,两种语言对基本共享特征事物的指谓范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等同。所以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不能一概将两种语言所指谓的范畴直接对译。由于原型和基本层次范畴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译者应该选出原语范畴中的典型特征或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层面上将其译出,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依赖典型特征或基本层次范畴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还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机制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民族语言隐喻投射的取向或概念组织转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翻译作为一种双语转换势必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思维的隐喻性对应与冲突,尤其是在文学翻译如古诗词的翻译中,同一对象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经历不同的隐喻化过程。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不能以原语所形成的概念网络进行投射以确认对象域,将原语符号的概念网络和由其激起的某个目的语符号的概念网络完全对应起来,想当然地认为其所描写的对象域也是相同的,因而形成错误的理解。
揭示翻译思维、把握翻译的实质,认知语言学无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显示出了其独特的认知功能。通过运用体验主义观点、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理论等,本文对古诗词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途径,对文学翻译,尤其是中国古诗词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