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柳文指要》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ome_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文指要》是一部洋洋百万余言的学术著作,是章士钊倾注心血完成的一部“解柳全书”,是章士钊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他一生研究柳文的成果展现。章士钊的一生可谓是经历颇丰,他涉及过多个行业,也与许多重要的人物有过密切地交往。在这复杂的人生中,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他对柳文的喜爱,他把《柳文指要》视为自己孩子,他在《柳文指要》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他的一生都在努力,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著作。本文主要对《柳文指要》中的重要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正确认识章士钊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了解《柳文指要》的价值。
  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为:绪论、正文、结语。正文分为三章叙述:
  第一章介绍了《柳文指要》的成书。通过梳理章士钊的生平,了解著者著述的创作背景,章士钊的传奇经历让他对柳宗元及其诗文形成独特的认识。紧接着介绍《柳文指要》坎坷的出版之路,该书出版之际正值“文革”时期,在毛泽东等人的帮助下该书才得以成功出版,章士钊对该书进行全文校阅,可见章士钊对该书的重视,也突显章士钊与毛泽东的深厚情谊。
  第二章对《柳文指要》的内容进行阐释,主要从辞章与义理两个方面入手。在辞章方面抓住章士钊的研究成果,章士钊认为柳文“洁”,指出“洁”的复杂意义,论述了达到“洁”的三种方式分别为言能尽意、博约而诚、善用虚字。紧接着论述章士钊对于文道关系的看法,得出结论,相比之下章士钊认为文重于道。在义理方面,论述了章士钊的民本思想,章士钊赞同柳宗元的民本思想,从君权民授、官为民役、民自利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需要一个实行仁政的君主,并且执政者要有防微杜渐的意识,还要为老百姓开辟民路,让四民和谐发展。
  第三章主要论述《柳文指要》的编撰特色以及多重价值。该书采用文言文的文体编撰,著者在注解时十分细致详实,采用对比分析法,积极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并且在考证讹误方面做到有理有据。《柳文指要》地问世充分突显章士钊的深厚学识以及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精神,这部巨著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一个丰富的资料库。
其他文献
“影子教育”又叫“课外辅导”,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服务中小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在校成绩和助力其升学考试的教育活动,包括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的补习,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影子教育现已发展为一种全球性现象,各国参与度很高,备受瞩目。在中国,影子教育的发展同样呈现出一片火热之势,众多家庭花费不菲,投资在影子教育中。但是影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影子教育疯狂扩张,乱象丛生,需要规范;家长和社会对影子教育认识模糊,手足无措,需要引导。
  在影子教育繁荣与乱象并存的
实践课程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以S大学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本文除绪论外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实践课程目标内容多元,目标制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实践课程内容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点,更是亮点。1997年,中石油成功中标阿克纠宾油田开发项目,拉开了中哈油气合作的序幕。20年携手前行,中国哈萨克斯坦油气合作硕果累累。然而在油气合作的道路上兼有助力与阻碍。内部阻碍与外部挑战交织在一起阻碍两国油气合作持续发展。如何利用“一带一路”的契机,克服困难将是两国共同关注的重点。站在全局的观点克服阻碍,让中哈油气合作顺利运行、加速发展。本文除了绪论以外,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以及中哈两国油气合作对两国的
体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毛泽东体育思想,梳理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形成脉络和基本内容,总结其特点和价值,对于推进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体育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指导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体育的论述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的精华,不断总结中国体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梳理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形成时期(1917-1952)、发展时期(1952-1966)和畸变时期
自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目以来,电子竞技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优秀选手、战队不断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崭露头角。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多项扶持政策,社会对电子竞技的态度更为开放。电子竞技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受众年轻,与高校学生群体高度重合,因此,对高校中电子竞技运动的探究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结合组织行为学理论,对北京体育大学电子竞技社团组织行为现状深入探究,调查得到:北京体育大学电竞社具有
目的:通过遥测心率监控优秀花样滑冰运动比赛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情况和比赛过程中成绩的关系,找出比赛过程中疲劳对技术发挥影响的规律,其意义不仅仅证实花样滑冰单人滑比赛过程中运动心率强度特征,还可为科学编排动作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选取国家12名青年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取6名国家级裁判对受试者个人滑的模拟比赛进行打分,同时给受试者佩戴心率带实时监控比赛的整套动作,并用Excel和SPSS对数据整理与分析,应用单样本T检验,单因素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1)我国花样滑冰个人
安致远,生活在明末清初,诗文远扬,与张贞、李渭清、李焕章四人并称为“青州四大家”。其古文颇有成就,诗词方面亦有所建树。清初文坛延续了明末崇尚剽窃模拟、纤巧绮靡的风气,安致远的文章镕古铸今、博采众家之长,文格娟秀老健。其文一出改明末陋习,周亮工、张贞等人评价其文章有“脱几化腐”之功用。本文以安致远的古文为主体,从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交游情况、他的古文观、古文创作等几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对他的古文作进一步的阐述。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阐述这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将这一课题的理论
《盛明杂剧》是明人沈泰编辑的一部杂剧选集,作为明代杂剧选刊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各样的重要戏曲选集,共收集明前期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六十种,分初集、二集。历来被研究者看作是研究明代杂剧整体面貌及杂剧转型的重要资料,对其研究的成果也是不胜枚举,纷繁复杂。但学者们却很少聚焦到《盛明杂剧》中的文人题材剧,其研究成果更是寥若。文人题材剧是自戏曲诞生以来出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一类剧作,而“文人”这一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其明代文人题材剧的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等原因也曾被众多研究者所否定。殊不知,
晚唐咸通十年(869)左右,皮日休得到苏州刺史崔璞赏识,担任其州从事一职,开始了其仕宦生涯;其间皮日休与苏州名士陆龟蒙相识,开启了晚唐松陵唱和的佳话。
  皮日休的科举、仕宦经历比较艰辛,即便是担任苏州从事,也始终不被当地士人所接纳,屡遭歧视。陆龟蒙不仅与皮日休有着非常相似的科举经历,而且陆龟蒙的生存状况也比较艰辛。皮日休下车伊始,陆龟蒙便“以业见造”,寻求前辈的指点,于是,皮陆二人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唱和活动。
  唱和初期,皮陆二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皮日休想融入当地士人群体之中,而陆龟蒙想要
本文主要就长安文化对元白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以长安文化为背景,元白诗歌创作为基础,探讨长安文化影响元稹和白居易在诗歌创作动机、题材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相似又有所区别的现象,以期从地域文化尤其是精神层面探究元白诗歌的创作情况。
  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就长安文化的概念及元白诗歌中所涉及的长安文化内容范围作大致的界定,并对相关话题的研究现状与本课题的价值做简要概述。正文共分为四章,依据长安文化在元白诗歌中表现出的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元白初入长安所接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