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献甫是清末广西最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其著述甚丰,主要有《四书翼注论文》、《手批十三经注疏》、《愚一录》、《补学轩文集》、《鸿爪集》、《鹤唳集》等,还编纂有《象州志》。现有关于郑献甫的研究主要是介绍郑献甫的作品、成就,继而评价其地位,基本都偏向于概述,所论不深。研究方向也多侧重于诗论和纪游诗,而对其经学思想的研究很少有人涉及。至于对郑献甫经学的研究,学术界也存在两个主要的研究维度:一是认为其思想平庸,不予重视;二是致力于对其地位的重新拔高,为其翻案。笔者以为,郑献甫经学思想体大思精,是当时岭南儒学的代表,具有中国古代传统儒家学者的一般特征,又表现出清代晚期的忧患意识,还体现了僻远地区学者的学术风格。公正、合理的评价郑献甫在经学史上的贡献,不仅是桂学研究的必要内容,而且对于丰富清代学术思想史,对于充实清代广西学术思想史,都是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阐明郑献甫的经学思想,本文从郑献甫其人、其书、其思想三个层面,通过对郑献甫的生平经历、交友情况、游学经历、经学著作和其对经学宗派观、经学功用观、经学历史观、经学研究方法以及时人对其认识与评价等内容的介绍,揭示郑献甫经学思想形成的根源及其产生的影响。客观上,郑献甫受到了广西本土理学和汉学的影响,启蒙其思想的是家教理学和汉学内容,还有求学过程中经师对他的教导和启发以及师友学术圈的交流和熏染;主观上,郑献甫积累了很多生活阅历和经学知识,其心智逐渐趋于成熟,能够自觉批判、反思、选择和践行其所见所闻以及所学所思,其牢固信仰由此得以最终形成。郑献甫研究经学秉承顾炎武、章学诚等人经世致用的政学风格,提倡实学实用,主张治学与国计民生、民族兴亡相结合,反对空谈心性理气的宋明理学。郑氏订经史,注重文献和史料,反对空谈义理,因而在经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写下了60多万字的经学研究著作《愚一录》和《四书翼注论文》,被《中国历史人物辞典》称为“经学家”作为经学家和思想家,郑献甫极力反对膜拜宗教神灵和外界权威,主张挺立人的主体意识,尊重人的自我存在、生命价值和个性发展。他的思想和观点,实际上已经突破了正统儒学的藩篱,表现出某种离经叛道的倾向,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沉重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他对于转型时期文化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的观点,甚至启发和影响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郑献甫主要成就在于经学,而其经学研究的灵魂则在于经学思想。郑献甫经学思想对儒家经典著作的发微与对古文的崇尚、对道统的发明、对孔孟的尊奉,都志在复兴儒学,排佛抑道,这是其经学思想的基本立足点。郑献甫经学思想的内容相当繁杂,涉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春秋》、《易》等儒家经典文献的解诂、引申与阐发,显示出广博宏大的气象与扎实深厚的风格。郑献甫对传统传注的质疑并另倡新说,又明显继承了中唐以来新儒家疑古惑经的学风。其经学研究中体现出的对现实的关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又与时代的刺激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