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术中电生理监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90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颈内系统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3.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01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136例大脑前循环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收集了与临床结果相关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破裂动脉瘤与未破裂动脉瘤、单个动脉瘤与多个动脉瘤、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HH)、患者入院时Fisher分级以及是否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其中,术中监测采用美国Endeavor CR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分别监测SEP、MEP,头皮电极放置遵循国际脑电图(EEG)10-20的原则。由同一手术团队和护理团队治疗后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和死亡率。使用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 RS)评估临床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术后复查DSA或CTA,患者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以及是否发生影像学缺血事件或临床缺血事件来评估。2.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比较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09月到2020年08月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颈内系统动脉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纳入病例术中均临时阻断颈内动脉并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详细记录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时间、方式、部位及电生理监测波形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按载瘤动脉阻断部位患者被分为载瘤动脉近端阻断组和载瘤动脉近、远端同时阻断组两组。按阻断方式患者被分为持续阻断组和间断阻断组两组。临床结果包括术后第7天复查颅脑CT观察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缺血事件,以及改良m RS量表评估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主要为术后复查DSA或CTA,观察动脉瘤颈夹闭效果。结果:1.综合分析显示103例(75.7%)患者术后预后良好。83例(72.2%)为破裂动脉瘤患者,20例(95.2%)为未破裂动脉瘤患者(P<0.05)。47例(34.6%)患者术后出现影像缺血或临床缺血事件,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龄、动脉瘤直径较大以及同时夹闭多个动脉瘤也是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2.术后90例患者行DSA或CTA检查,其中80例(88.9%)患者表现为动脉瘤完全闭塞,10例(11.1%)表现为残余动脉瘤。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1);3.对于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没有任何因素对不良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破裂动脉瘤患者,在单因素分析中,入院时的动脉瘤直径大小、HH分级和Fisher分级与研究结果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入院时的HH分级和Fisher分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死亡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径较大的动脉瘤术后死亡率较直径较小的动脉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5.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组59人,排除未破裂动脉瘤死亡特殊病例1例,死亡率为5.2%(3人),无监测组77人,死亡率为16.9%(13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监测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也有所降低(28.6%vs 17.2%),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组中,SEP异常者16例(27.1%),其中12例(20.3%)术中或术后波形恢复,4例(6.8%)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6例(10.2%)出现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未出现两者同时出现异常的患者。最终,10例(16.9%)患者术后均出现脑缺血事件,最终出院时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术中载瘤动脉阻断时间2-18min,平均(7.6±3.5)min,其中34例(94.4%)患者动脉瘤颈完全夹闭,30例(83.3%)患者术后预后良好。唯一与动脉瘤颈完全夹闭与否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P=0.005);7.术中临时阻断颈内动脉神经电生理信号出现异常的患者10例(27.8%),阻断时长均大于8min。SEP异常者7例(70.0%),4例(40.0%)患者解除临时阻断后波形恢复正常,剩余3例(30.0%)直到手术结束波形仍未恢复;3例(30.0%)MEP异常,手术结束均未恢复。最终,6例(60.0%)患者出现了迟发性脑缺血,5例(50.0%)患者出院后预后不良(m RS≥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8.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颈内动脉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手术治疗大脑前循环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破裂动脉瘤的预后较未破裂动脉瘤差,唯一与动脉瘤完全夹闭相关的因素是动脉瘤大小。所研究的因素均不能预测未破裂动脉瘤的不良预后。入院时高HH分级与高Fisher分级是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临时阻断颈内动脉有益于完全夹闭动脉瘤颈。临时阻断时间对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小于8min的临时阻断,可保障手术的安全。不同阻断部位及方式对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脑缺血不具有统计学差异;3.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降低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并为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安全时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其中,术中联合监测SEP和MEP,不可逆转的异常MEP波形对预测不良预后更有效。
其他文献
背景: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目前临床上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症,由于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患者预后较差,因而早期识别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尤为重要,有望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防治和预后改善提供积极参考。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旨在为帕金森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
目的:统计十堰市太和医院创伤骨科临床中桡骨远端骨折(RDF)的病人,并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后的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掌倾角等指标,研究在桡骨远端的手术治疗中使用保留旋前方肌经腕横纹入路(RA)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十堰市太和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患者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应用保留旋前方肌经腕横纹入路手术治疗24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且在术中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
背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是儿童腹泻病的首要原因之一,可造成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症,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EHEC属于“A/E致病菌”家族,它的毒力依赖于它的三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该系统以针尖样结构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通道并分泌效应蛋白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而劫持肠上皮细
背景:原发性肝癌目前是世界范围内第六大常见癌症,死亡率高居癌症相关死亡第三位,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该病早期常无典型临床表现,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疾病多已进入中晚期。在治疗方面,目前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但总体预后仍不尽人意,5年生存率为仅为5%-30%。因此,积极探索肝细胞癌发病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方式,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突触融合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和电子屏幕终端的使用时间的延长,干眼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干眼症患者长期饱受眼干、眼痒、视力波动等症状影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临床上虽然可选的治疗方案较多,但大都以改善症状为主,且疗效无保障。地夸磷索钠是一种泪液促泌剂,近年已被我国批准用于干眼的临床治疗,但其对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证实。目的:观察地夸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妇在怀孕前没有明显血糖代谢异常,在怀孕早期或中期,通过孕检发现血糖升高的一组疾病,目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稳步上升。如果GDM孕妇在孕期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孕妇及胎儿均可造成各种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一旦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所有的孕妇均应接受正规的饮食和运动的综合咨询。研究表明,通过饮食、心理教育、运动等的综合管理,既可以不增加孕妇血糖浓度,又可以使孕期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由于其机制复杂,至今难以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脊髓背角浅层的感觉型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1)是一种兴奋性突触后膜粘附分子,它可以介导兴奋性突触的活性,从而促进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化。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是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最常见的标记物。目的:本实验欲研究兴奋性神经元上表达的
目的:构建基于电渗泵的新型高效外泌体分离芯片技术,对提取到的外泌体进行表征验证;利用此技术提取NSCLC患者、肺良性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外泌体,检测分析各组ExoPD-L1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纳入对象91例,包括NSCLC患者45例,肺良性病患者16例,健康体检者30例。1.运用纳米孔薄膜,构建基于电渗泵及凝胶电泳微流芯片的一体式外泌体分离芯片;采用该技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多重感染的特点,探讨COVID-19合并多重病原体感染的高危因素和伴有基础病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于国药东风总医院隔离病房住院经核酸检测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其中男41例,女42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A组)和仅新冠病毒感染组(B组),按是否合并基础病
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已明显提高,伴随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脑卒中也越来越常见。脑卒中严重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其中,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残疾及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CSVD发病率高,由其引起的血管源性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