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焦虑症状的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组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心境低落、精力不足以及愉快感下降的精神疾病。紧张、焦虑及躯体不适等都是MDD患者的常见症状。从MDD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以及其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来看,MDD可谓是一组复杂又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一项研究中,Fawcett等发现MDD患者患有高比例的中度到重度担忧、精神以及躯体焦虑。MDD伴焦虑症状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现象,大约有90%的MDD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目前认为抑郁障碍是一组在临床上症状上表现多种多样的复杂性疾病,包含了多种亚型,具有异质性,而伴焦虑症状的MDD属于其中一种。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这类患者为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Anxiou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MDD)。既往研究发现,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大部分较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Non-Anxiou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n AMDD)病情程度加重、治疗预后差、残留症状多、自杀风险高,进一步发展极其有可能演变成难治性MDD等。由于两者间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以及治疗转归的差异,提示两者间可能存有区别,由此推测其在发病机制上存有不同,在诊断治疗时需要注意。近年来,伴随着功能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临床上可作为一种新的工具,用于研究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伴随焦虑症状时,可能具有独特的心理学特征和神经生物学机制。因此,应进一步研究其临床与脑功能特征,以阐明其伴发焦虑症状的潜在机制。目的1.分析伴焦虑症状的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其伴随的焦虑症状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2.探讨伴焦虑症状的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改变,为伴焦虑症状的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可能存在的神经病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美国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学手册第5版)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首次发作的60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通过计算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中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根据该因子是否≥7分,将患者分为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组(n=33)和不伴焦虑症状抑郁障碍组(n=27);同时招募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与之相匹配的健康青少年作为对照组(n=25),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对所有受试完成一般资料的收集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运用SPSS23.0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Dpabi4.0软件对影像学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比较三组被试间大脑自发活动强度的差异,对结果完成z分数标准化后得到正态分布的z ALFF脑图,进行方差分析及事后检验,并提取出差异脑区的z ALFF值,将其与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AMDD、n AMDD组和HC组在性别(P=0.692)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年龄(P=0.001)、受教育年限(P<0.00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AMDD组HAMD-17评分(p<0.001)、焦虑/躯体化因子分(p<0.001)显著高于n AMDD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之间z ALFF值在多个脑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WE校正),三组间在右内侧额上回、左侧枕下回/枕中回、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枕上回/枕下回、距状裂周围皮层、右侧楔前叶等脑区的z ALFF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事后分析示:与HC组相比,AMDD组与n AMDD组患者均表现出在左侧枕下回/枕中回、右侧枕上回/枕下回、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额中回、左背外侧额上回(MNI:-15,39,42)等脑区的z ALFF值增高,在右侧眶部额中回、右内侧额上回、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左背外侧额上回(MNI:-21,60,9)等脑区的z ALFF值降低(Bonferroni校正,P<0.05);与n AMDD组相比,AMDD组在左侧楔叶、左侧舌回、距状裂周围皮层、右内侧额上回z ALFF值降低(Bonferroni校正,P<0.05)。4.将上述AMDD组和AMDD组的z ALFF值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右内侧额上回、左侧舌回、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楔叶)提取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ROIs),将两组感兴趣区的z ALFF值分别与HAMD-17评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所有感兴趣区的z ALFF值与临床变量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1)伴焦虑症状的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更严重的抑郁、焦虑,其伴随的焦虑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2)伴焦虑症状的首发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多脑区活动异常,主要涉及参与调控情绪、记忆识别的枕/额叶、楔叶等脑区,其功能改变能是抑郁障碍患者伴随焦虑症状存在的神经病理基础和生物学标记。
其他文献
单相接地故障严重威胁着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快速隔离故障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精确隔离,需对单相接地保护进行合理的整定。分析了单相接地保护原理、故障点过渡电阻、配电网拓扑结构及故障处理策略等因素对单相接地保护定值整定的影响,提出了典型配电线路单相接地保护定值的整定原则和灵敏度校验方法,可提升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处理能力。
期刊
为解决分布式电源(DG)接入中压配电网,导致消弧线圈难以抑制接地故障残流,从而无法实现可靠消弧的问题,分析DG接入对接地故障电流的影响,提出基于注入电流调控的含DG配电网消弧方法。通过有源消弧装置向中性点注入测定电流得到正序网络等效电压源的大小,计算并注入消弧电流,实现接地故障可靠消弧。进一步提出基于零序导纳测量的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通过对有源消弧装置和馈线零序导纳的测量,实现接地故障准确选线。PS
期刊
<正>ISBN:978-7-5198-7083-6定价:98元内容简介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若及时正确处理,则可显著减少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目前该领域的论著很多,但是缺乏针对应用层面实际问题的系统性著作。本书作者团队长期从事配电网故障处理领域科研和工程实践,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著写了本书,开出提升单相接地故障处理能力的36字“药方”,即:“摸清家底、补齐短板、筑牢站内三道防线、站内站外协
期刊
配电网结构复杂、中性点接地方式多样,存在故障选线方法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构造特征量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首先,通过搭建单相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分析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接地前后电流、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的变化特点,并基于此构造新特征;然后,结合多种特征选择算法选取特征量;最后,建立LSTM故障选线模型并采用实
期刊
背景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symmetrical hereditaria,DSH)是一种遗传性色素异常皮肤病,临床罕见,由RNA特异性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基因突变所致。1910 年 Toyama 首次描述本病,1929年正式命名为DSH。临床特征为双手足背对称性网状色素沉着斑和色素减退斑,少数可累
学位
目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红斑、厚壁水疱、大疱及不同程度的瘙痒。BP患者病情顽固,瘙痒程度多为中度至重度,患者常不断搔抓,造成皮肤破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白介素31(Interleukin-31,IL-31)是一种瘙痒相关细胞因子,以往研究认为IL-31与多种瘙痒性疾病相关,BP患者中IL-31和瘙痒
学位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务部门越来越重视微信公众号在宣传和服务方面的作用,一些机构将其微信公众号委托专业的主流媒体或传媒公司进行代运营,以提升公众号的关注度与服务水平。微信公众号代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代运营单位如何在代运营工作中有效把控风险,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背景皮肤病学领域中开发的大多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仅用于分类两种或多种皮肤肿瘤,有关识别包括肿瘤、炎症和感染性皮肤病等广泛疾病谱的AI算法的文献有限。此研究测试的这种分类多种疾病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识别44种常见皮肤病。目的测试一种分类多种常见皮肤病AI算法的诊断准确性,评估其诊断皮肤病的价值。方法于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学位
小电流接地配电网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具有故障特征微弱的固有缺陷,同时故障特征还要受到高阻接地、三相不对称和噪声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存在准确率不足的问题。为提高多重干扰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准确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和TT变换融合的新型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广义S变换在低频域的优良时频分辨能力提取低频暂态能量,利用TT变换在高频域的优良时频分辨能力提取高频暂态能量;再
期刊
背景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导致皮肤、肌肉、肺部等多种器官损伤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眶周水肿性紫红斑、Gottron征、披肩征、皮肤溃疡、对称性肌力减退、肌痛等,本病首发症状不一,误诊率较高,部分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快速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