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后起的艺术形式,全景画(panorama)自18世纪后期诞生以来,迅速风靡西欧,又很快在俄国、美国、日本等国广为流传,直到电影、电视等新兴大众传媒崛起,方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消歇,最终于1950年代又重新回到历史现场。中国全景画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余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论在组织上、技术上、艺术性上,还是在全景画的保存、维护及修复上都进入了世界先进的水平。从艺术分类上讲,全景画属于大众文化的艺术形式。作为现代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影响下的大众艺术,全景画从诞生之初,就显现着鲜明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特质和消费文化特征。它的“公共性”既体现在对时事、历史事件、风光等的传播,满足大众的认知性、娱乐性需求上,又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全景画其求真的审美追求、恢宏的气势、庞大的规模特别适合于对重大历史题材和意识形态、政治诉求的呈现和传播。从媒介上看,全景画不局限在画布上,打破了二维平面的局限,是一种建立在三维空间的艺术,在空间感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决定了“拟真”,即“最大限度地忠实于所呈现的对象”,成为其独特的审美品格。为了还原所呈现对象(历史、时事、风景)的“真实”,全景画不遗余力地捕捉每一个细节。关注观众的临场感受也是全景画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之一。为了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临场感”,全景画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段,用以加强自身的艺术效果,如光与声音的运用、地面塑型的空间延展等。全景画在美学形态上,主要呈现为一种“崇高”之美。崇高美具有严峻、冲突、巨大的体积和巨大的力量之特点,全景画因其尺寸的巨大,场面的恢宏,壮丽雄伟的场景动人心魄,营造出崇高宏伟的艺术境界。这也与全景画所经常呈现的主题有关。景观主题、历史及战争主题、宗教主题等是全景画的“擅长”。关于这些主题的美学叙事,主要表现为情节的选择与构置、叙事形态等方面。在情节的选择与构置上,全景画多以典型场景、典型事件和精彩瞬间来烘托主题;同时,全景画的叙事形态也以环形叙事方式和线性叙事结构有机结合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全景画的创作一直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始终受到科技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又是多元的。从技术的层面讲,对科学透视法则的把握和运用是全景画的主要创作原则。全景画在传统艺术科学透视法则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独特的旋转环视画面的特殊艺术形式,并且赋予了绘画透视学一种新的理论活力。此外,特殊的展出场馆,音乐、解说、各种模拟声响以及灯光照明等艺术手段的运用,都增加了全景画的拟真效果。全景画的审美实现实际上是一种创作与观赏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全景画主体的自我创造、表现形式和技巧甚至呈现内容等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与观赏者的互动中,在大众的观赏与品评,逐渐习得并不断调整、完善的。“学会表现”与创造“自我”是全景画创作主体建构及审美实现相辅相成的两个面向。另一方面,观众的审美实现是通过“临场感”的获得来完成的。为观众提供“艺术的享受”、“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升华”、“历史的感悟”,是全景画实现其审美认知和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综上,可以认为,全景画是一种集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集视觉与听觉、集史学与文学的综合性艺术样式。它借助于多元的技术手段展开对所表现对象的立体再现,并融合了想象实现视觉元素、听觉元素构建其自身艺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