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介质中流体NMR温度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磁共振(NMR)测井通过测量地层孔隙空间中油、气、水的核磁共振弛豫特性提供有关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以及原油的粘度等信息。原油的NMR弛豫特性随原油的粘度、温度以及仪器测量频率、回波间隔等的变化而变化。利用两种不同频率的核磁共振谱分析仪器,对不同粘度的脱气原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NMR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原油的粘度减小,弛豫时间增大。低粘度原油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近似相等,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与粘度/温度的比值成近似反比关系;高粘度原油T1/T2比值随粘度/温度比值的增加而增大。 对一组饱和单相流体和双相流体的人造岩心和天然岩心进行了NMR变温实验。在饱和水或者油的砂岩和碳酸盐岩中,NMR弛豫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不同的。饱和水的SiO2孔隙介质的弛豫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水的CaCO3孔隙介质的弛豫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对于饱和油的任何孔隙介质,其弛豫时间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MR弛豫信号的幅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饱和双相流体的贝瑞砂岩和碳酸盐岩的弛豫时间与流体在孔隙中的存在形式有关。对岩心饱和油再用水驱替后,贝瑞砂岩与碳酸盐的弛豫时间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对不同孔隙介质流体的影响在实际测井中应该予以考虑,而不是仅仅利用在室温下测量得到的数据。
其他文献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应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升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效率,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
针对断裂带地层钻探孔壁失稳问题,采用理论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汶川地震断裂带地层为例,对孔壁失稳的时效性问题进行较系统的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汶川地震断裂带地层
目前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正成为胜利油田关注的焦点。济阳坳陷统计结果和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岩性圈闭在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低于12%和1md时由于毛管压力太大不能成藏,而在东营
地磁场是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场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地磁场的国家,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证。研究表明,通过对地磁场变化的观测能够分析预测地壳的运动变化,为地震等自
本文在详细剖析塔中地区志留系11井区和16井区柯坪塔格组上砂岩段的测井沉积特征和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复杂岩性岩相变化所导致的孔、渗、饱变化大等基础上,建立了塔中志留系柯坪
肌电控制假手是利用肌电作为控制信号的动力假肢,是一种生物电控制的典型“人—机”系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残肢者手臂上的残端肌肉中检测出的肌电位变化作为假手动作的控制信号,控制假手动作,从而代替人躯体上失去的手臂。与其他方式控制的假手比起来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因而受到患者的青睐,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成为假肢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复杂的表皮下肌肉活动在皮肤表面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结果。表面肌电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论文设计一种针对在特殊场合环境下(如情况不明的建筑物内部角落、房间室内、灾情现场坍塌的废墟、复杂崎岖路面及坑道等狭隘空间)进行现场侦察的微小型手抛式移动机器人,该
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地球探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遥感是获取地表空间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随着信息提取、信
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发